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在绿水青山间领悟文化自信
——庐山石门涧地质探索随笔

发布日期:2025-03-18 14:50

苏轼古诗有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庐山的美景自古以来闻名遐迩。谢灵运、李白、徐霞客等文人墨客趋之若鹜,在庐山挥毫泼墨,留下了千古遗篇。

 

瀑布前留影

3月,正是坚冰生春水,寒尽迎春归之时。我与单位女职工一道踏着春光,慕名来到庐山西麓——石门涧,饱览千峰碧立之姿,探求峭崖绝壁之妙。

初到山脚,环顾四野,矗矗堆螺排黛色,巍巍拥翠弄岚光。雨后的庐山,晴初物色华,风送百花香。素日的劳顿被清新的空气、秀丽的美景一扫而尽,唯叹江山之瑰丽,华夏之宝藏。

大家沿着天梯般的石栈徐行而上。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仰观,烟霞渺渺接霄汉。俯视,碧水潺潺绕磐石。峭壁上,野竹分青霭,薜萝蔓如丝;石道边,宛转藤蔓压枝低,胜雪梅花带露浓。

山涧之中,我轻抚着青苔满布的开慧泉井沿,仿佛看到了千年前东晋高僧慧远在这里筑台讲经,济济弟子学道听训、焚香品茗的盛况。自汉以来风侵雨蚀的摩崖石刻或是行云流水、或是龙飞凤舞,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柳骨颜筋,历代名仕着屐登山、望景吟咏的画面恍若隔世。

行到山涧深处,峭峰离立、奇石竞秀。一块刻有“衔日石”的巨石横亘在石道转角处,令人不禁浮想到红日西沉挂石巅的绝美景色;回首处,峭壁上凸出一块顽石,因酷似鹰嘴,故取名“鹰嘴石”;又小踱几步,一块“龙虎情”的天然壁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洞壁上,瑞虎在左,祥龙在右,对视争胜……多处天然形成的怪石仿如苍玄遗珠,令人称奇。

峡谷中,多是距今约120万到24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形成的褶皱型“地垒式断块山”。在绿植包裹的峭壁之上,这种褶皱地貌依稀可见。白色的冰阶、冰盆、冰溜面、冰坎等遗迹随处可见,令许多地质学者心驰神往。

一路迂回而上,曲径通幽处,凉风肃肃,碧峰中断,飞沫迭起,流瀑挂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电光火石间在脑海中显现。

一日之内,庐山的“雄、奇、险、特、秀”饱览无余。中华山河多绮丽,大地人文韵久弥。庐山的美景是千百年来自然与人文的合鸣。绝壁、奇石、飞瀑展现了中华美景千姿百态又别具一格。天梯石栈、开慧泉、摩崖石刻体现的是历史的厚重、文化的传承,令人不得不感叹“此生无悔入华夏”。

回程途中,我感慨良多。近年来,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哪吒魔童破圈出海……一批“中国符号”的文化作品“出圈”又“出彩”,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过去,我们的文明蒙尘,无数仁人志士在迷路中彷徨无依,甚至对中国历史文化全盘否定。现在,我们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在经济、政治、科技全面崛起的基础上,迷雾被荡清,正视了历史,重拾了自信。

这次庐山地质探索之旅,让我们在领略美好风光,汲取地质知识的同时,加深了对“四个自信”的认同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古为今用,承前启后,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创新,让中华民族重回世界之巅。

闻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