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的一队工勘人
发布日期:2025-03-11 16:10 点击量:西部高原的自然环境,严峻得让人胆寒。绵延150公里的无人区,像是一道天然的屏障,给本就艰难的工作增添了重重阻碍。在海拔4680米的高原深处,一群坚毅的第一大队工程勘察工作者正默默进行着一场与自然极限的较量。
项目开工正值2025乙巳农历新年,面对工人返乡过年,人手短缺的难题,第一大队工勘院克服重重困难,多方位协调,组织调配25台钻机、50余名工人陆续进场,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启动。
戈壁滩上的钻机
一线技术人员面对的第一个考验便是低温、缺氧,还有时不时肆虐的狂风暴雪,在极端自然环境下,不仅考验着他们的身体素质,也更是对意志的一种锤炼。然而,这群无畏的工勘人,凭借着多年以来磨练出的钢铁般的意志和对事业的无限热忱,在这片被视作“生命禁区”的土地上,顽强地扎下根来。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项目的前进,在冰原之上,他们的身影成为了最令人动容的风景。
项目启动的关键节点,项目经理郑义军和技术负责鄢永和毅然决然地选择舍小家为大家。农历小年,郑义军就已收拾好行囊,告别家人,奔赴项目做前期准备。他说:“项目投标前我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虽然即将过年,但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的妻子表示,“虽然无法在家陪伴我们过年,但我们理解他的工作,我们以他为傲。”鄢永和在大年初六也带着家人的牵挂和祝福来到了项目部,与大家一起,在寒冷的西部高原上践行着江西工勘人的初心与使命。
冰面布孔
在一次前往工程测线放点的路上,汽车陷入了镜面冰层上空转,车身侧倾卡在了冰槽。在海拔4500米多米的地方,技术人员在零下20℃的凛冽罡风尝试着将车子推离卡槽,但由于天气和缺乏人员的原因,他们无法脱离困境,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他们决定让后勤人员原地等到项目部救援,技术人员继续前进,看着卫星电话上距离测量点还有数公里的路程,他们背着裹着保温棉的测绘仪,挎上数十斤的器械,毅然决然的选择下车步行前往测量点,在皑皑雪山中留在他们身后的只有一串串前行的脚印。
步行前往测量点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技术人员不畏艰险,刻苦学习高原地区的钻探技术,大胆尝试多工艺组合钻进,有效地提高了钻探效率。鄢永和说:“开工即冲刺,我们所有项目人员要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全力以赴抢抓施工进度,保证按时按质完成钻探工作。”
目前,该项目稳步推进,每一米的进尺,都凝聚着第一大队工勘人的智慧与汗水,也见证着他们不懈拼搏的坚定信念。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他们只是千千万万工程勘查人的缩影,他们秉承着“忠诚 奉献 坚韧 卓越”的江西地质精神,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工勘院 邬晨颖 组织科 胡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