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在线注册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
> 开云在线注册 > 媒体聚焦

中国矿业报:从“矿业大省”迈向“矿业强省”

——江西省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调查纪实

发布日期:2025-01-02 14:13

2025年1月2日 本报记者:刘烜、张继勇、薛磊、邹元坑  通讯员:张希  来源:中国矿业报 

赣鄱大地,红色沃土,资源宝库。江西,一片镌刻着信念与荣光的红土地,一方孕育了丰富矿藏的资源宝库。有人说,江西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集大成者,这里拥有最具优势的“七朵金花”——钨、铜、铀、钽、稀土、金、银,也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中国铜都”“有色金属之乡”“亚洲锂都”等多个美誉。

如今,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这个“矿业大省”正向“矿业强省”全速迈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

资源禀赋 蓄能向新

厚植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基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在传世名篇《滕王阁序》中,唐朝诗人王勃曾这样称颂江西。成语“物华天宝”,便诞生于此。而这个“宝”,就包括江西丰富的矿产资源。

该说法有据可依。据《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显示,目前江西已发现各类矿产193种(含亚矿种),查明资源量的有153种,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十的有80种。其中,重稀土矿约占全国的2/3,钨矿、铜矿、钽矿、锂矿(Li2O)、普通萤石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6.8%、9.7%、41.6%、22.7%、15.4%,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江西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江西规模以上矿业及其延伸产业营业收入达14291.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的37.7%。

可以说,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为江西金属冶炼加工、化工、建材、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在推进江西省城镇化进程及产业基础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余、鹰潭、萍乡、景德镇、德兴、瑞昌、丰城等城市都是因矿业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不仅如此,江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造就了以矿产品原料为支撑的铜业、钢铁、陶瓷、化工、钨业、稀土及锂电新能源高新产业等支柱性产业,培育出江铜集团、新钢、萍钢、南昌方大特钢、江钨集团、江钨控股、江西赣锋锂业、虔东稀土等一批骨干企业,以及江西联威、江西福斯特等一批新能源有限公司,成为支撑和引领江西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江西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列车上,矿业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支撑起一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粮仓”。

夯基垒台 固本兴新

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在江西红土地上,有一个为国找矿的“优等生”,她便是江西省地质局。这支矿业发展的先行军,肩负着江西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的重任,也为国家和江西省地质找矿、生态文明建设、地灾防治贡献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2021年2月,按照《江西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要求,江西省地质局正式组建成立。这支由原核工业、地矿、煤田、有色等四局整合而成的地勘单位,拥有江西地质领域的众多优势力量。多年来,该局立足省内找矿主战场,辐射周边省份,深耕西部和境外地区,全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全面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重要能源和矿产资源供给储备提供了丰富的矿产地。同时,该局还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积极为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提供矿产品原材料,助推江西工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4年8月,江西省地质局共实施各类地勘项目900余项,新发现矿产地73处,新提交大型规模以上矿床46处、中型以上47处。

在靖安县大雾塘地区,该局第二地质大队历经十年综合地质勘查,发现特大型钨矿床,探明+控制+推断资源量WO326万吨。在石城县楂山里矿区,该局第七地质大队(原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查明萤石矿资源储量超607万吨,规模达超大型,成为江西省第一大萤石矿床。在安远县石头坪矿区,该局有色地质大队探获重稀土矿资源量达超大型规模,刷新了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的世界纪录……

在众多找矿成果中,最亮眼的当属宜春地区锂矿整装勘查。这段关于“千人百钻大会战”的故事,开启了新时代江西省地质找矿的新篇章——

2021年,为实现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江西省地质局启动“宜春地区陶瓷土(含锂)矿整装勘查”项目,正式拉开宜丰县-奉新县锂矿找矿大会战的序幕。随后,该局12支地质队、1200名工程技术人员、105台新式钻机迅速投入会战。在短短7个月时间内,完成以往2-3年的工作量,探获氧化锂(Li2O)资源量近1000万吨,提交7处大型、1处中型陶瓷土含锂矿床,潜在价值达2万亿元,并总结出“政府主导、公益先行、局地合作、整装勘查,科技创新”的找矿“江西模式”。根据自然资源部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新增锂资源量94.5%来自江西,该省锂资源储量跃居全国第一。

江西地质找矿取得的丰硕成果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据了解,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实施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要求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实施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成立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并编制《江西省地质勘查规划(2021-2025年)》。

2022年8月,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江西省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实施方案(2021-2035年)》,对全省地质找矿工作进行周密部署。2023年10月,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支持探矿权加快转采和已有矿山增储上产。2023年12月,为确保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入全面推进,江西省人民政府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签署《地质工作支撑服务江西省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共同策划、共同出资、统筹部署、协同实施、成果共享”的原则,部署实施战略性矿产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江西省财政还专门设立了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资金,将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纳入重点支持范畴,2021年~2024年共投入资金55457万元,部署实施了178个地质勘查项目,为全省地质找矿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据统计,2021年~2024年,江西重要矿产新增一批资源储量,为有色金属、新能源、石化化工等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截至目前,江西铜、金、钽铌、锂、锰、重稀土、萤石已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锂矿保有资源量跃居全国第一,预计2025年可全面完成15个矿种的找矿目标任务。

作为江西找矿先行军,江西省地质局身先士卒,基于全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确定的战略性矿产和江西省矿产资源禀赋特点,以锂、钽、铌、钨、锡、金、铜、稀土、铀、萤石等为重点,大力开展靶区优选和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找矿成果。由该局部署实施的九岭地区含锂瓷土矿、灵山周缘和雩山地区稀有金属矿、赣东北地区铜金及磷和高纯石英原料矿等一系列战略性矿产选区调查评价项目,新发现金、锡、铍、萤石、铀等战略性矿产找矿靶区40余处。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强化公益职能,主动推进“1+N”对口服务机制,江西省地质局还积极打造“新时代地质工作站”,通过对县域自然资源、生态文明、农村农业、应急管理等领域提供技术服务和工作支撑,协调促进其他工作顺利开展。截至目前,该局已有十余家单位与对口县域签订共建协议,着力打造“地质服务先锋”品牌。

以找矿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以地质引领行业、经济社会发展,以公益性优势技术服务一方百姓生活……让地质工作在更加广阔的舞台发挥重要作用,江西地质人不仅擦亮了“地质服务先锋”品牌,也让地质工作服务矿业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加生动的注脚。


江西银海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全景。奚韵虹 供图

治产融合 安全高效

绿色矿山靠绿生“金”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是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的中心腹地,不仅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等领域肩负着重要责任,还在关键矿产资源等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同时,江西省矿山企业众多,面对绿色矿山建设重任,何以在规划时间内实现创绿目标?

答案很快找到。多年来,江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既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又用制度守护矿山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生态保护与矿业开发模式创新,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矿业发展优势,探索出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2020年7月,江西发布地方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次年9月,《江西省省级绿色矿山评价指标(试行)》和《江西省市级绿色矿山评价指标(试行)》相继发布,使江西绿色矿山评价有了依据。

2021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绿色矿山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成为全国首个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与绿色矿山建设相关的文件。

不仅如此,江西还在全国率先制定绿色矿山省、市、县五部门联审制度机制,率先在全国开展绿色矿山“回头看”工作……

其间,各地结合实践围绕绿色矿山建设开展政策创新。在江西瑞昌市,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创造性地将“净矿”出让与绿色矿山创建、矿产品深加工等打捆推进。对新出让的矿山,瑞昌市自然资源局在出让公告中明确要求竞得人需制定《矿区整体规划设计方案》,从项目全景效果、总体区域分布、采矿、加工、生活办公、文化广场、智慧矿山、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规划,涵盖矿山开工建设、开采、生态修复全过程,为矿山生态修复和建设绿色矿山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江西绿色矿山建设基本实现了矿山企业从重资源开发向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转变,从粗放式开采向环境友好型开采的转变,从随意排放向控制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转变。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双向奔赴的“绿色事业”。科学、高效的制度机制只有在矿山企业的积极响应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在创建绿色矿山的过程中,江西涌现出不少优秀矿山企业,他们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在资源综合利用上想办法。例如,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了《离子型稀土无铵开采提取工艺》技术,可改变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氨氮污染的环境问题,采矿“三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江铜集团德兴铜矿研发的《露天金属矿大规模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了金属矿山露天大规模开采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和精准性,有效提高了大型露天金属矿安全高效开采水平和伴生有价元素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江西银海矿业有限公司下鲍银矿,是江西第一家实现尾矿库干式堆存的矿山,也是全国首家由湿库转干库的矿山。这家由江西省地质局第十地质大队(原九一二大队)引资成立的公司,曾辗转全国多个科研院所及相关先进成熟技术施工单位,超前大胆提出“尾矿库由湿转干”的想法,并投资3773万元,采用真空预压工艺,将原上游式水力堆筑法尾矿库改造为干式堆存尾矿库,大幅降低传统矿山湿排尾矿库的安全隐患。这一做法为全国首创,获得了国家新型实用技术发明专利,对长江以南多雨地区的尾矿库干式堆存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已在南方多座矿山推广并成功应用。

同时,江西大中型矿山“三率”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其中,江铜集团紧跟矿山新技术、新装备发展,持续开展技术改造和攻关,矿山“三率”指标不断优化,公司下属铜矿山回采率达98.5%、选铜回收率达86%、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66%,分别高于《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相关标准的3.5、5.5、21个百分点。江钨控股下属钨矿山采矿回采率在82%~85%左右,其中4家矿山采矿回采率达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赣州稀土有限公司通过实施19个标准化矿山建设、离子型稀土绿色开采技术研究、渗流规律及防滑坡技术研究等工作,稀土综合回收率由70%提高至80%以上。宜春钽铌矿开展选矿“无尾化”技术研究、锂云母浮选工艺自动配药加药设施、中矿再磨工艺流程工艺优化等工作,锂云母回收率同比提高20.71%,创历史最高水平。

矿业立企,报国惠民。建设绿色矿山,企业不仅要有担当,还要带动矿业高质量发展,更要助力一方经济向好、向快、向质发展,要在乡村振兴、解决就业、服务高科技领域和地方经济发展中贡献力量。

位于德安县的张十八铅锌锑矿,早在建设之初,便根据村民的意愿,在德安县政府、彭山公益林场的支持下,出资450万元把村小组整体搬迁至县城附近,建立了张十八新村,新村统一规划,交通便利,村民们从此过上了城里上班族的生活。中建材新材料有限公司下属江西省瑞昌市邓家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多年来积极为美丽乡村建设作贡献,出资3000余万元对地方村组房屋、道路及周边环境等进行改造修复。

“开窗见绿、推门见景”。如今,赣鄱大地是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画卷。

截至2024年12月10日,江西在产的619座矿山中,已有254座建成绿色矿山,绿色矿山占比达41.03%。其中,国家级36座、省级171座、市级47座,建成绿色矿山总数和占比均位于全国前列。

“一矿一策” 因地制宜

矿山修复治愈“生态伤疤”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为国家首批三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江西牢记嘱托,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绿色发展新路。

围绕矿山生态修复,江西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按照“一矿一策”的思路,分类精准修复。对废弃矿山,该省实行“靶向治疗”,融合“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草则草、宜果则果、宜景则景”的原则,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此外,为切实督促责任主体依法依规落实生态修复义务,江西还出台了全国首部矿山生态修复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印发了《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基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生态修复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生态修复监督管理的通知》,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作用,主动作为,加强在采矿山生态修复全流程监管,加快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确保顺利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于是,一场场力度空前的生态修复行动在江西各地展开——

位于上饶市的德兴铜矿,是国内第一大露天铜矿,年产铜精矿近16万吨。该矿拥有千年采矿历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然而,矿山开发的同时也对地表造成一定的破坏。为此,德兴市积极转变矿业发展思路,采取“边生产、边修复”的方式,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和应用,并成功将矿山废弃地等“生态包袱”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文旅资源,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在上饶市,有一处有名的“网红山谷”——望仙谷。这里山峦笼雾,峡谷清幽,黄墙黛瓦,仿若人间仙境,悬崖民宿、山谷夜景更是令游客流连忘返。但是,谁都想不到,这里曾因花岗岩无序开采,造成生态退化、地灾隐患等问题。为扭转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当地引入社会资本26亿元,对望仙谷9150亩土地进行统一规划、生态重塑,将碎片化的自然资源进行集中整合优化,并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走出了一条“生态修复+文旅”的新路子。2023年12月,在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上,该生态案例成功入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

江西铅山县永平铜矿是该省又一个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2024年10月15日,在2024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矿山生态修复专题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发布全国首批15个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该矿成功入选。这家拥有悠久开采历史的大型露井联采铜矿,针对铜矿开采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地灾频发等突出问题,按照“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循环利用、分类施策”的原则,地下开采采用尾砂充填采矿法,降低地表塌陷风险,减少尾矿堆存占地及生态破坏,成为露天与井工整体修复的典范。

建全链条 提质增效

“矿业大省”向“矿业强省”迈进

2024年3月15日,一场有关江西矿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现场座无虚席,来自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及行业媒体的记者,围绕江西矿业高质量发展怎么干、干什么、怎么干好积极提问。

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向全场人员释放了江西矿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讯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全链条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为何要加强矿产资源全链条管理?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小驹坦言,近年来,江西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成效明显,但仍面临能源矿产匮乏、大宗矿产资源紧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业权配置不够科学、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强化矿产资源全链条管理是推动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西矿产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对找矿突破、矿业开发、绿色矿业转型发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方面,江西鼓励“就矿找矿”和综合勘查,持续加大钨、锑、锡、钼、铜等战略性矿产,及地热、矿泉水、硅石等优势矿产勘查开发力度,明确重点勘查开发区域。在全省建立5个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矿业经济区,基本形成战略性矿产潜力调查评价、矿产资源精勘细查、地质科技创新、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和综合开发利用紧密衔接、相互促进的找矿新格局。同时,为扎实推进矿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战略性和紧缺、优势矿产勘查开发,江西要求已依法设立和新立铬、铜、镍、锂、(中)重稀土矿等战略性矿产探矿权,允许在办理探矿权登记后在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以外的生态保护红线内开展勘查活动,因国家战略需要开展开采活动的,可办理采矿权登记。

在推动矿产资源稳定开发过程中,江西将杜绝“一刀切”式停产、限产;保障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安全,鼓励省内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走出去”;优化矿业权登记管理,依法依规办理矿权延续。

在推动矿业转型升级方面,江西要求,全面推进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矿山生态修复,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强化开发保护监管。

矿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保障是关键。

2023年7月,江西省政府印发了《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明确到2026年,力争实现产业链现代化“1269”目标,包含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6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涉及矿产资源保障供应的6条产业链和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可见,《实施意见》的实施,将持续强化江西省矿产资源全链条的管理,推动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也必将加速实现江西省从“矿业大省”向“矿业强省”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