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云在线注册 > 图片新闻

筑牢发展根基 增强发展后劲

发布日期:2025-01-13 15:58

2024年,工程大队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筑牢发展根基,增强发展后劲,全年大队各项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坚守主责主业,服务区域发展——

大队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公益性职能,坚持以“主动服务”为切入点、以“专业服务”为着力点、以“公益服务”为落脚点,全力在地质找矿、生态文明建设、地质防灾减灾、乱占整治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公益服务。

西藏班戈县拉青东铜矿补充勘查1:10000地质剖面测量

地质矿产勘查方面积极承揽西藏地区项目——西藏班戈县夹穷西铅铜矿普查、那曲县刻不底铅锌矿普查、墨竹工卡县得中铅锌矿普查、班戈县拉青东铜矿补充勘查项目。承担的江西省瑞昌市坳下金矿(萤石矿)详查项目,提交阶段性地质报告,找矿前景良好。会昌县老茶亭锡多金属矿普查、石城县大畲锡矿普查,通过了评审。其中,石城县大畲矿区锡矿初步查明锡矿赋存状态,矿床规模可达中型。

科技创新方面。与东华理工大学进行科研合作。承担的局项目《江西省南鄱阳盆地鸣山-饶丰地区致密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完成了我省相关工作的资料收集和综合研究,并与成都理工大学开展合作,对南鄱阳盆地东部鸣山-饶丰地区构造形成机制及演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承担的《中南矿床数据采集分析及编图(1:100万编图)》项目,在全区域现有调查工作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南地区重大构造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及矿产成矿规律的综合总结,建立了数据信息系统,发表了多篇论文,各项成果为我省今后在开展更加深入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勘查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地质依据。

服务区域发展方面。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模式试点实施的兴国县区域性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一期)项目通过工程治理、简易治理、避险搬迁、监测预警及基层防灾能力建设等多种措施,对兴国县5个乡(镇)的236处隐患点实施进行综合治理,探索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源头管控、综合防治”的南方丘陵地带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新模式。

承接的广昌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工程,需治理废弃矿山15座,目前正在施工2座,已完工13座。项目完成后,将有效解决当地废弃矿山存在的地质安全隐患、水源涵养能力及土地资源损毁、影响人居环境等突出问题。

大队承担实施井冈山市龙市-碧溪地区1:1万土地质量第一轮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通过野外调查及分析检测,共发现调查区内富硒耕园地面积4.46万亩,可集中连片开发的绿色富硒耕园地5处。发现井冈山市绿色富锗耕园地面积3.59万亩,可集中连片开发绿色富锗耕园地6处。

开拓地质延伸产业方面。持续深入服务应急、农业农村系统,承担我局“基于GIS的自然灾害突发应急事件快速响应策略研究及应用”科研项目,已完成数据分类、策略研究及APP的研发工作,为深化应急管理服务领域打下良好基础。积极参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方面的工作,已完成瑞昌市的项目设计评审。配合省宅改办按农业农村部要求推进了4个国家县农村乱占耕地疑似图斑销号及验收工作,积极对接17个二类规范管理先行县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成果县级自验工作、72个三类基础工作夯实县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成果过程检查。

推进深化改革,激发内部潜力活力——

通过撤销冗余机构,合并相近职能部门,解决了存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人力浪费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机关效能提质升级。对机关部分科室进行了先行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勘行业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人财物、技术资源,对实体单位业务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了项目实施效果。以优化整合减少同质化内部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了各实体单位的竞争力。

做好民生工作,增进职工福祉——

推进了寒暑期两批免费托管服务,解决了职工子女寒、暑期“看护难”问题,大队暑期托管班被评为2024年度江西省工会爱心托管班。对6层办公楼进行升级,加装了电梯,改善了职工办公环境。对院内职工住房公共部分进行修缮,改善了职工的居住环境。将2栋废旧厂房分别改造为职工室内停车场和职工室内运动场地,解决了职工停车难的问题,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坚持开展走访慰问和困难帮扶、丰富多彩文体活动,紧盯落实离退休干部职工“两项待遇”积极主动做好老同志工作,职工幸福感得到提升。

工程大队 周磊 姚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