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云在线注册 > 媒体关注

江西新闻客户端:手书献礼 地质风华:书写地质岁月篇章

发布日期:2024-09-20 15:02

2024-09-19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 近期,江西省地质局第十地质大队在贵溪冷水坑超大型银铅锌矿床深部新发现了似层状银铅锌铜金矿床,最厚处厚度达375米,江西省地质局原总工程师杨明桂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按捺不住一名老地质队员激动的心,写下了4000余字的《赣中:华南洋之窗,地质资源宝库》。

赣中:华南洋之窗,地质资源宝库

赣中地区为江西省首府南昌市所在地。北部为九岭山脉,南部为武功山、北武夷山脉,中部为鄱阳盆地及浙赣走廊。在党的领导下,江西地质工作者在这里开展了多轮区域地质调查、大规模矿产普查勘探与环境地质勘查,同全国众多地质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地质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地质资料成果,地质工作得到了创新性、高质量发展,并通过地质专业系列志书的成功研编,更新了江西此前“北台南槽”的构造格局和“南钨北铜中煤铁”的成矿格局,揭示了大量前所未知的地下奥秘。发现赣中地区是中新元古代华南洋和华南“深地”结构和复杂地质历史演化的窗口,是矿产资源巨型宝库和“深地”找矿之眼,又是锦绣江南富饶的生态地质资源走廊。

华南洋与华南“深地”结构之窗

赣中地区在凭祥—歙县—苏州断裂带中段(宜丰—景德镇)上盘(北侧)为九岭构造隆起带,在北海—萍乡—绍兴断裂带中段(萍乡—广丰)上盘(南侧)为武功山—北武夷隆起带和饶南坳陷,其间的萍乡—上饶构造带曾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地质构造比较简单的坳陷断陷带。经过30多年的不断研究,逐渐发现该带是华南洋和华南“深地”结构的一扇宝贵窗口,理清了华南地区由早前寒武纪克拉通—洋—裂谷系—陆表海到大陆时期的“煤盆”“火盆”“红盆”“水盆”的地质历史过程。调研表明,该区及相邻地带发现的歙县伏川、德兴—弋阳、浏阳—宜丰3条蛇绿混杂岩带都是从深部推挤于浅表的准原地洋壳残片,确认华南洋俯冲潜没于这一地带。同时,发现宜丰—景德镇断裂带是一条巨大的逆冲推覆断裂带。上述蛇绿岩带主要出露于该带旁侧,由此推定凭祥—歙县—苏州断裂带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缝合带。该带以北扬子陆缘的中元古界—青白口系中统已遭消减叠覆,残留有青白口系上统下部组成的长江中下游弧后盆地、江南岛弧和万年前弧。该带以南的怀玉—钱塘地区曾归于扬子板块,应是华夏板块北缘的火山岛弧残体,铁沙街—诸暨一带为华夏陆缘弧后深海火山盆地,在广丰残留有华夏板块北部一个中元古代微陆块。据此,构建了中新元古代华南洋(约1200Ma—825Ma)及其弧盆体系。

调研表明,华南裂谷系是华南由815Ma—416Ma长达4亿年的重要发展阶段,对前期构造进行了强烈改造。早期九岭、怀玉—钱塘、广丰等地为断隆,青白口纪末转变为陆表海,萍乡—绍兴断裂带以南为南华裂谷海盆,发现沿凭祥—歙县—苏州缝合断裂带形成一条伸入内陆的钦(州)苏(州)裂谷海槽。南华间冰期,在南华海盆北缘形成了超大型的新余磁铁石英岩型铁矿,在广丰微陆块震旦纪时形成重要磷矿田和滑石矿田。志留纪末,南华海盆封闭,发生了加里东期造山,形成造山带。钦苏裂谷海槽经历了三个封闭过程,苏皖段于青白口纪末封闭,发生了“祁门运动”,赣湘段于加里东期造山时封闭,残留的钦州海槽于中二叠世末封闭。加里东期造山在赣中发生了空前规模的逆冲推覆对冲作用,北侧扬子陆缘向南逆冲推覆,曾被认为属于“江南古陆”的万年地体是这时的远程推覆体,其前缘为著名的赣东北逆冲推覆深断裂带和推挤出的德兴—弋阳蛇绿混杂岩片,歙县伏川蛇绿岩片也是这时挤出于浅表。南侧南华造山带向北沿萍乡—绍兴断裂带大规模逆冲推覆,使怀玉-钱塘地块受到强烈挤压、消减,向西尖灭。被众多学者认为是板块缝合带的北海—萍乡—绍兴断裂带,实际是南华裂谷海盆北缘控盆断裂带和加里东期造山时的逆冲推覆断裂带。

调研表明,赣中是华南燕山期陆内活化造山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运动始自中侏罗世(172Ma),终止于早白垩世末(96Ma),历时长达7000余万年,也是华南该期岩浆成矿大爆发的核心地区,并以“中心开花”式向外扩展。区内又一次发生强烈的南北对冲,奠定了北、南逆冲推覆隆起,中部坳陷区极为复杂的岩片推滑堆叠、构造混杂消减叠覆的构造带。

矿产资源宝库与“深地”找矿之眼

1996年,由江西省地质局牵头,以赣中窗口区调研为起点,厘定了钦(州湾)杭(州湾)成矿带。28年来找矿工作得到了不断加强,特别是新世纪初该带列入中国第19条重要成矿带。进入新时期以来,加大了战略资源勘查力度,在赣中即钦杭带中段取得了一连串重大找矿突破。计新发现查明资源储量规模居世界之首或大于大型矿床20倍的世界级矿床6处,有浮梁县朱溪钨铜、武宁县石门寺钨铜、横峰县松树岗钽铌、新余市石竹山硅灰石、上饶市广丰区许家桥滑石和去年新探明的宜丰县同安锂矿。最近在贵溪市冷水坑超大型银铅锌矿床深部又新发现了似层状银铅锌铜金矿床,最厚处厚度达375米。带内还有早期查明和近期发现的超大型矿床计19处,有德兴铜厂铜钼、富家坞铜钼、银山金铜银铅锌、金山金、靖安大湖塘与狮尾洞钨铜、宜春雅山钽铌锂铯铷、乐安相山铀、新余铁与月光山硅灰石、弋阳大源岭与贵溪上祝瓷石、广丰溪滩滑石以及石灰岩和白云岩矿5处,区内大型矿床有铜、钨、钼、银、锰、铀等金属矿床10处、煤2处,非金属矿床15处,合计27处,成为大矿集群。

钦杭成矿带江西段通过找矿实践,逐步深化了区域成矿特征、成矿规律的认识,不断开拓了找矿思路,打开了一只“深地”找矿之眼,发现一批隐伏于第二空间的重要矿床。

该区是全球S型花岗岩质岩浆以钨为首的有色、贵、稀金属成矿中心,其岩浆成矿活动具多期性,以燕山期为主,成矿岩浆从酸性——超酸性,成矿由钨向有色、稀散金属有序演化。该区地处华夏世界级壳型钨等地球化学板块中心地带。同时发现区内为特异的不均匀陆洋混杂岩体,S型花岗岩往往形成钨铜共生矿床,如世界级的石门寺钨矿床共伴生铜资源储量达到大型规模。

该区为岩石圈不连续构造带,成为中国东部最重要的I型中酸性斑岩,以铜为首的有色、金、银、稀散金属矿产成矿区,拥有著名的德兴“三超一大”斑岩型铜金银铅锌稀散等矿集区。另有永平、枫林等一批大中型铜矿床。

勘查发现区内矿床具有显著的三大特征。一是以成矿岩体为中心的“多位一体”特征,如朱溪矿床,根据浅表小型似层状铜矿床“以层找体”发现深部以矽卡岩型为主的“五位一体”钨铜(银)矿床,WO3资源储量363.4万吨。又如松树岗世界级锂铌矿床、徐山大型钨铜矿床都是通过“以脉找体”发现了“地下室式”矿体。再如,产于早白垩世盆地中的冷水坑矿床,上部超覆体成矿次花岗斑岩岩盆中形成大型斑岩银铅锌矿床,中部在火山岩铁锰碳酸盐夹层中形成超大型似层状富银铅锌矿,在深部火山岩系底部又新发现了似层状银铅锌铜金矿床。二是成矿具多台阶特征,以朱溪矿集带为例,该带有S、I两种成矿岩体,通过长期中浅部勘查仅发现一批中小型钨、铜、钼、铅锌矿床,后经深部探测相继发现了朱溪矿床和正在勘查的月形东铜矿床,已控资源储量达中型规模。该带上下两个成矿岩体与矿床台阶,高差达1000米上下,德兴矿区等地也有类似特征。三是该区坳陷带由于强烈推滑作用,除原地矿床外,发现一批产于岩片中的准原地矿床,显示矿床分布的多位态特征,其中深源地的有产于德兴—弋阳蛇绿岩片中的金山超大型金矿床和多处大中型含镍铬的蛇纹石矿床。在燕山期挤出的宜丰蛇绿岩片中产有多处中小型热水喷流沉积叠改型铜锌矿床,来自中浅层次的矿床有七宝山、五宝山、志木山、桥东等多处铅锌铜钨钼钴矿床。这些特征的发现打开了“深地”找矿之眼,也显示区内深部巨大的资源潜力。

锦绣江南优越的生态地质资源绿色走廊

赣中地区地质构造的剧动至新近纪转变为相对平稳的良好地质环境。第四纪以来,中更新世形成大量红土,全新世转变为亚热带湿润多雨气候。在地质构造基础上隆成山、坳成丘、盆成原,形成了山、丘、原地貌格局。山丘森林茂密,以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中心,形成了坦荡平原、湿地和良田沃土,成为全国地表水、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区。据水土地球化学调查,鄱阳湖地区地表水质Ⅱ类占88.15%,Ⅲ类占7.5%,地下水Ⅱ、Ⅲ类水质占84%,绝大部分土壤为一、二等,区内已发现富硒土壤1.66万平方千米,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粮仓。

区内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温泉20处,其中宜春温汤为珍稀的硒矿泉热水,经地质勘查扩容与人工回灌,日涌热水超万吨,成为“中国温泉之乡”。

该区又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地质旅游资源景观带,区内有武夷山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与世界地质公园)北部,有三清山、龙虎山、龟峰等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近期,武功山也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计有世界自然遗产地4处、世界地质公园5处,是全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地区之一。有省级地质公园乐平洪崖洞、萍乡孽龙洞等景观溶洞20处,有安源、高岭与德兴“三金”国家矿山公园。有三清山、灵山和武功山等山景组成区内南北两条花岗岩山体景观带。武夷山为“东南屋脊”,主峰黄岗山山麓是由龙虎山、龟峰组成的丹霞景观带,北面为信江盆地,信江流贯其中,沿江有河口古镇、著名的鹅湖书院,组成一个重要旅游地质人文景观区。根据该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分布,该区自晚白垩世以来山盆隆起断陷差达6000米左右。

该区每年暴雨季节“崩滑流”地质灾害多发。地质工作者助力“平安江西”建设,进行了大量调查工作,实施了“防”字当头、“治”字跟上的举措,加大了群防群治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