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报:奔走在山间田野的土壤“体检队”

——记江西省地质局地信大队靖安县第三次土壤普查项目采样队

发布日期:2024-12-19 14:54     点击量:

2024年12月19日 责编·作者:徐贵兴 王志坤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日前,江西省地质局地信大队宜春分公司(以下简称“宜春分公司”)实施的靖安县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表层样点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并获评优秀。
  该项目于2023年9月初启动,2023年12月14日全面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工作。此次土壤普查,查清了当地土壤质量,摸清了农产品产地土壤特征、耕地后备资源土壤质量等情况,为当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筑牢了粮食安全的基石。
  创新方法 提质增效
  该项目的主要工作是对靖安县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共246个样点进行定位、成图环境及土地利用信息调查、表层土壤样品采集,以及样品标识、包装、寄送等工作。
  为高质高效完成任务,宜春分公司项目组迅速制订工作方案,成立外业采样队。每天一大早,采样队员便出发,奔波于山川沟壑之间。
  如何提高效率和质量,一直是采样队研究的重点。该项目负责人、技术领队王志坤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地理信息专业专长,在外业采样启动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采用分析预设点位,收集共享自然资源、林业、农业、水利等各部门已有数据资料;通过GIS空间数据关联、映射赋值等技术方法,获取样点的地形、母岩母质、植被覆盖率、植被优势树种等成土环境信息,以及历年土地利用变更情况、林地类型、高标准农田、灌溉保证率等土地利用信息。这些措施补全了采样队初期经验不足的短板,为采样信息调查提质增效。
  在雨季,队员们实地踏勘排水,收集和调查种粮大户的信息。在偏远山村,队员们应用收集小地名、遥感影像以及奥维地图等方法,减少行程中的弯路,快速到达预设的采样点。
  团结奋进 勇毅前行
  靖安县位于九岭山脉东段,自然保护区众多,山多田少,林地样点占比大。该县有多个点位的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只有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林地才能采集到合格的土样,采样环境极其艰苦。队员们发扬“江西地质精神”,互帮互助,团结奋进。从处暑时节到大雪节气,他们不畏艰难、跋山涉水、风雨无阻,从海拔69米的乡村田间到海拔1790米的九岭尖,靖安县的每一块土地,都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身影。
  采样队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专长。宋健野外工作经验丰富,在队中身兼多职,不仅是开路先锋,也是土壤剖面修整的小能手,还是团队的后勤主管和司机。在耕园地样点采样时,采样队通过延长白天工作时间来压缩工期,背着水和干粮进山作业,早出晚归,在野外田间就餐成为常态,宋健总是提前做好保障工作。谭志伟是土壤剖面挖掘的主力,被称为“团队挖掘机”,能够高效完成每个混样点的土壤剖面挖掘。马跃峰是来自西北的农学研究生,被称为“翻山小王子”,他与大家同甘共苦,多次为采样队开路前行。
  土样是重点保护对象,被采样队员视为“宝贝”。采样队有众多采样工具,尽管山路难行,但下山时仍要携带10多斤重的“宝贝”。陡峭的山壁和丛生的荆棘都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队友们拖着疲惫的身体互相扶持,把彼此当作依靠,携手前行。
  严谨务实 精益求精
  该项目外业历时3个多月,共涉及246个外业表层样点,其中,林地采样点位96个,采集土样246件,容重样214件,水团样25箱,分9个批次提交样品制备单位。
  在雨季,采样队仍坚持每日踏勘田块,为目标田块排水、放水。等到田块晒干后,采样队才进行规范采样,坚决不采影响检测结果的“滞水样”或者“田埂样”。
  他们通过在耕园地与林地样点交叉采样、分步进行调查与采样、及时排水、延长工作时间等多种措施,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地高效完成。耕园地样点中没有少挖一个剖面,林地样点中没有移动一个样点,而且确保剖面方正规则。这种专业、严谨、务实的精神得到了省级和县级专家的一致好评。
  得知项目成果获得专家认可时,全体采样队员非常激动,这不仅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们今后工作的鼓励与鞭策。采样队员们将继续精益求精,创造更多的优秀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