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闯山西
——第五大队地球物理勘察院山西分院发展纪实
时间:2024-12-13 15:33 来源:宣传科 作者:李青 浏览:近日,第五大队地球物理勘察院(以下简称“物勘院”)提交的两项科研成果——“王家岭矿微震预警系统监测研究”与“基于地面密集地震台阵被动源成像技术的地质构造及工作面底板奥灰水探测研究”,均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颁发的科学技术三等奖。
在煤炭资源开发的广阔天地中,物勘院山西分院不仅为煤炭资源的精确勘探开辟了新路径,还为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酸:挑战与困难交织的开拓之路
山西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对于物探人来说,山西更是一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热土。
初到山西,物勘院院长刘梁便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厚重与神秘。然而,与这份神秘相伴而来的,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
“那段日子,只有我一人。”刘梁回忆道,“经费有限,我只能选择住在不到50元一天的招待所里。那里条件简陋,但我已无暇顾及这些,每天满脑子都是如何开拓市场,如何拿到项目。”
地震428仪器,是他们手中最重要的勘探工具,却成了刘梁心头最大的难题。如何熟练掌握并运用它,如何在物探项目中发挥其最大效用,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
他独自行走在山西的土地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他无数次地敲开陌生人的门,无数次地介绍自己的团队和项目,却无数次吃闭门羹。
“我不甘心,偌大的山西,怎能没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2年后,刘梁成功拿下了进晋的第一个项目——“山西华宁焦煤有限责任公司地面综合物探工程”。项目历经6个月的紧张施工后圆满结束,为物勘院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煤矿地面越界开采防控微震动态监测设备安装验收
“值了!”这一刻,刘梁知道,这不仅仅是项目的成功,更是他们在山西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开始。他的坚守和付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甜:飞跃和成就绽放的喜悦之光
2020年3月,物勘院与中煤华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共同启动了王家岭矿微震监测预警服务项目。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不仅标志着物勘院在微震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更在山西省内开创了将综合微震监测系统成功融入矿山智能信息化系统的先河。
“物探技术可以‘透视’地层,捕捉煤矿生产期间煤层顶、底板岩体破裂所释放的微弱振动信号,以及监测地下潜在的越界开采活动信号,借助基于波形相似性的微震事件模板匹配监测方法和基于AI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微震事件检测技术,实现对煤岩微破裂及越界开采活动的精准、高效检测。同时,它还能精确计算出这些微破裂和越界活动信号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位置,为煤炭资源的后续开采绘制详尽无遗的‘藏宝图’。”刘梁自豪地说。
“做一个项目、交一批朋友、带一片市场、创一番效益”。如今,物勘院已成功为包括中煤华晋、华宁焦煤、汾西矿业、潞安集团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提供了卓越的专业服务,其服务范围覆盖地质灾害施工与评估、矿山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地面及井下物探作业,以及前沿科研项目等多个关键领域。从最初的1人,扩展至现在的10多人;从最初的地面物探技术服务,做成了现在的井上下综合服务;从最初年产值40万,做到了现在年产值3000万。
刘梁高兴地说:“在山西这片热土上,我们实现了从一到多的飞跃!”
苦:成果和荣誉背后的辛勤付出
“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恨不得自己是个‘全才’。”这是项目负责人刘攀飞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每年驻守山西分院300余天,时常调侃道自己已经是“山西人”了。
为了确保山西华宁焦煤有限责任公司微震监测项目的顺利进行,刘攀飞每天早起晚睡,精心安排施工任务,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无论是赶往矿井的路上,还是在安装现场,他的身影总是忙碌而坚定。
井下监测系统安装工作,不仅技术性强,而且风险性高。为了能够在约定的工期内让系统运行起来,刘攀飞和李庚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连续下井20多天。“李庚不爱说话,但无论是布线、调试还是故障排除,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刘攀飞这样评价李庚。
技术人员进行监测主机维护和仪器电缆铺设
中秋节,这个象征着团圆和温馨的节日,对于刘攀飞和他的团队来说,却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付出。当大多数人都在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时,他们却依然坚守在井下,默默地工作着。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了与矿井和设备共度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份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晚上11点升井后,刘攀飞隔着视频看着睡熟的儿子,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思念,眼眶不禁湿润了。
这份苦楚,是地质人对事业的忠诚与奉献。
辣:创新和飞跃激发的炽热激情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物勘院始终扮演着引领者与践行者的双重角色。创新与突破,如同辣椒般热烈而刺激,激发了物探人的激情与活力。
物勘院不仅深耕技术研究,更与高等学府携手,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及东华理工大学等建立了稳固而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微震预警监测技术领域,从技术的萌芽研发,到项目的精准实施,再到后期的精心维护与技术迭代升级,已构建了一个高效、闭环的技术服务生态链。
2021年11月,物勘院携手业主,在里必煤矿成功实施了基于地面密集地震台阵被动源成像技术的地质构造及工作面底板奥灰水探测研究项目。
“被动源探测技术”的革命性在于其摒弃了传统的炸药震源,转而采用一种全新的“绿色”地震勘探方式。同时,由于该技术对地表地形的适应性极强,相较于传统的三维地震勘探等手段,在同等面积的地质构造探测任务中,展现出了更高的效率与精确度,为矿山企业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探测成本。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权威鉴定,该技术成果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之列。其研究成就还在中文核心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及《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上得到了发表。
“如今,我们以山西为根据地,先后开拓了陕西和内蒙古市场。截至目前,已服务煤矿超40余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煤炭资源开发中,物探新技术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队长万义有表示。(李青/文 刘攀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