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融合,“建井”生情
——记都昌县公益找水建井项目
“连续忙了十几个小时,居然没有很疲惫的感觉。”这是一线技术员辛超在芗溪乡发出的感慨。
江西省地质局推动“地质+地方”融合发展,局属多家单位与对口帮扶县域签订共建协议,相继成立“新时代地质工作站”,我所积极响应并成立了新时代地质工作都昌站,计划援助建设饮水井10口,物化遥中心主动承担前期的勘查工作,为水井的选址提供物探技术支持。
在芗溪乡沙塘里村,开始了物探工作的第一站。这个被绿意环绕的村庄,以它的热情和淳朴迎接了我们。村委会主任江主任,一个身材魁梧、声音洪亮的中年人,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用他那充满感激的话语,表达了对我们的欢迎。随后我们与水文专家以及村里的负责人就在脚下打开图纸对应着现场的情况讨论测量点的位置。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图纸上,为我们的讨论增添了一丝温暖。
沟通的过程中,江主任得知我们人手不足,他立刻拿出手机,迅速拨打了几个电话。不久,一群热心的村民,男女老少,带着他们的笑容和工具,来到了村委会门口,准备全力协助我们的工作。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以及对我们的支持。
经过了一个小时的选点,我们开始了布线测量,布完线后发现接地电阻超标。项目组成员商量后,打算把所有的测量点浇上盐水,来改善接地电阻。测量点较多,全部浇上盐水工作量大,怕下午测量时间不够,天黑了不好收线,也担心村民有意见。没想到一跟村民商量,村民纷纷说:“累点没关系的,每个点都浇盐水也是为了我们好。”“你们说咋干就咋干,晚点吃饭没关系,天黑收线也不是问题,村里人多,我们都带手电来。”
鄱阳湖的微风轻拂过脸庞,带着湖水的清新和泥土的芬芳。测线要经过鄱阳湖的边缘,我带着村民在放线时脚一滑,仰着摔倒在湖边的泥巴里。泥水四溅,我的衣服和鞋子立刻被泥巴覆盖,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泥人”。就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江主任的目光突然落在了我身上,注意到我身上那些已经干成一块块斑驳图案的泥巴,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指着我说:“你这是去湖里摸鱼了?”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的村民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我笑了笑说:我是为鄱阳湖的美景而倾倒。然后就又引来了一片笑声。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在沙塘里村中闪烁。我拿出手机一看,已经七点多了,我们的队伍依旧在工地上忙碌着,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交织,勾勒出一幅忙碌的夜景。江主任急匆匆地找到了我们,他的目光穿过夜色,落在我们身上,眼中满是关切:“你们吃过晚饭了吗?”我们一边收拾着工具,一边回答:“就快测完了,我们打算干完后再回去吃饭。”江主任立刻摇了摇头,语气坚定:“那不行,你们远道而来帮助我们,怎么能让你们饿着肚子干活呢。”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
没过多久,一股饭菜的香味打破了夜的寂静,热腾腾的盒饭被送到了我们手中。饭盒还冒着热气,显然是江主任特意为我们准备的。我们的测量工作也刚好这时候结束。我们决定先收线,再来享受晚餐。收线的时候一下子来了十几个人,他们头上戴着的矿灯,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脚下的土地。这些村民,有的刚从田里归来,有的放下了家里的活计,都自发地加入到我们的收线工作中。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有序,每个人都在努力收着线,只为了能让我们早点吃上热饭。
原计划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收线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竟然在短短20多分钟内就完成了。这一刻,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群众的力量——那是一种无形的、温暖的力量,它在每个人的汗水和微笑中凝聚,这大概就是这一天最大的收获吧。
村民们连绵不绝的感谢声中,我们默默地离开了沙塘里村。我们的车辆缓缓驶离,最终停在了一个僻静无人的地方,开始了我们的晚餐。昏黄的路灯下,我们席地而坐,大口地吃着饭,享受着这份简单而满足的宁静。我掏出手机,想要捕记录这一时刻,却被制止了。他们笑着说,不希望自己的狼狈样子被家人看见,而且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不需要让外界看见我们的辛苦。我们的工作能有效果,能给村里打出好的饮水井,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成就。这份成就感,这份满足感,比任何宣传和赞誉都要来得更加珍贵和实在。
吃完饭回到住处,已经到了九点。我们在门外清理脚上的泥巴,技术员辛超说:“晚上还要加班几个小时把数据处理出来。”尽管回来晚了点,但他的脸上并没有疲惫的神色,反而是一种满足和自豪。“我也没感觉到像以前收工时那么累。”王蔚附和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我想,这应该就是“脚下有泥,眼里有光”的样子吧。
(物化遥技术研究中心 闫立爽、刘礼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