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质局关于2023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的公示

发布日期:2023-09-26 12:02

据《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3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和《2023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相关要求,现将拟提名2023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的5个项目予以公示,项目详细信息见附件。公示时间为2023927日至2023103日(7个自然日)。公示期内,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对拟提名项目材料真实性、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等持有异议的,均以书面形式向江西省地质局科技教育处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签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逾期和匿名的不予受理。

     联系人:余雅霖、张瑶瑶   

    电子邮箱:22345299@qq.com      

联系电话:0791-861202191880791819217807099220      

联系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茶园街888号金色广场1号楼

       附件:2023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公示信息

                              

 

                                         江西省地质局

                                         2023年9月27日

   

 

 

 

      

2023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公示信息


拟提名项目一:扬子东南缘(浙赣段)中生代火山活动序列与构造转制相关性研究

 

    项目名称:扬子东南缘(浙赣段)中生代火山活动序列与构造转制相关性研究

提名单位:江西省地质局

提名意见及等级:同意提名,拟提名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

① 课题来源与背景

项目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钦杭重点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研究项目(乙类)专题研究(任务书编号:基[2010]矿评01-15-36、基[2011]02-16-11、基[2012]02-013-039)。在学科分类上属于地球科学-地质学。扬子东南缘的钦杭带在中生代早期经历了由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许靖华等(1987)提出扬子东南缘的钦杭带为一条中生代造山带的新认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强烈反响与争论,争论至今仍未停止。扬子东南缘的板块作用过程,特别扬子东南缘的构造组成、造山性质和时代等,仍然是制约该区域矿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或进展的关键性基础地质问题。甄别和厘定扬子东南缘中生代构造事件、构造变形样式与叠加关系和发生时限,是探讨其早中生代大地构造过程的关键。

②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工作依托扬子东南缘区域地、物、化、遥等地质调查成果,通过对扬子东南缘(浙赣段)中生代盆地火山岩分布、喷发时序、岩石组合及基本组构特征调查,重点解剖了相山、铜钹山、桐庐-新登、冷水坑等典型火山盆地,采用火山沉积盆地学、矿物学、测年、阴极发光、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技术方法和测试手段,以碰撞造山和增生造山及盆-山耦合的新观点,重建由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发生时间、动力作用方式、基本形制和转换产生的地质响应及成矿背景。研究与中生代盆地沉积作用和火山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类型、成矿时代和控矿条件及其对构造成矿事件的响应关系。

1)从晚侏罗世开始到早白垩世研究区完成了由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构造体制转换前后陆相盆地类型不同,晚三叠世类前陆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大陆裂谷盆地、早白垩世火山—沉积断陷盆地、晚白垩世箕状断陷盆地。晚侏罗世的平静期孕育着大地构造体制的转换,开始转换。早白垩世吉安-鹰潭-广丰分区是特提斯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叠加效应区,研究区处于构造体制强烈转换时期。晚白垩世为板块俯冲弧后拉张盆地,研究区已处于太平洋构造体制。

2)强烈转换时期为133.87-132.93Ma,转换期大约28Ma。相山火山盆地处于中国东南部的中生代早白垩世火山岩最西端,是最早开始火山活动和最早结束火山活动的地区之一,盆地内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的转换时间,可代表区域上东西向构造域与北东向构造域转换的强烈叠加时间,为133.87±0.76 Ma至132.93±0.68 Ma间。转换从晚侏罗世开始,到133.87-132.93Ma完成转换,转换过程大约经历了28Ma。

3)中生代发生了三次拉张—挤压作用,分属特提斯构造体制和太平洋构造体制。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安塘组橄榄玄武岩属特提斯构造体制下的大陆裂谷环境,为裂谷形成初期,在晚侏罗世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被迫关闭。早白垩世早期花岗质火山—侵入属后碰撞造山型,主体属于滨太平洋构造体制,打鼓顶组流纹英安岩应属于体制转换过渡时期的产物。晚白垩世茅店组橄榄拉斑玄武岩、橄榄安粗岩及粗面玄武岩,为陆内裂谷环境,属滨太平洋构造体制下的弧后拉张。伴随三次火山活动,均有一次或长或短的挤压作用,表现为变形褶皱、火山活动停止和断块隆升。

4)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火山活动关系密切。成矿作用主要与燕山晚期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集中发生于早白垩世,与早白垩世中酸性——酸性火山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具有多旋回多阶段的特点,受到火山基底高背景值成矿地层和火山期后构造的制约,具有火山成矿专属性。相山和冷水坑是研究区典型的中生代火山-沉积中-低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③科学发现点

1)厘定了扬子东南缘浙赣段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3次火山活动的构造环境,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为陆内初始裂谷环境;早白垩世为板块后碰撞造山环境;晚白垩世为大陆板内拉张带或大陆初始裂谷环境。

2)提出扬子东南缘浙赣段中生代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从晚侏罗世开始到早白垩世完成,强烈转换时期为133.87-132.93Ma,转换周期大约28Ma。

3)提出相山火山盆地内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的转换时间,代表了区域上东西向构造域与北东向构造域转换的强烈叠加时间,为133.87±0.76Ma至132.93±0.68Ma间。

④科学价值及评价

本项目为软科学研究成果,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中生代构造域转换这一关键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深度,首次提出了扬子东南缘浙赣地区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过程、时期等创新性观点,是我国东南部中生代火山岩及其成矿作用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地质研究成果,并对中生代火山-沉积型矿产调查、选区规划具有指导意义。中生代时东南大陆边缘经历了早中生代(三叠纪-早侏罗世)和晚中生代(中侏罗世-晚白垩世)两期造山作用,形成了燕山早期、晚期特征迥异的成矿作用,与构造体制转换的发动机制、响应机制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4获得了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3年获得江西省地质学会地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论文(专著)名称/刊名

作者(按发表顺序)

年卷页码(××年××卷××页)

发表时间(年月日)

通讯作者(含共同)

第一作者(含共同)

他引总次数

检索数据库

第一署名单位是否江西省内

单位

1

江西广丰岭底早白垩世破火山口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资源调查与环境

唐春花;张福神;张旭;陈辉明;向忠金

2013, 34(02),80-88

20136月1


唐春花

3

CNKI

2

扬子东南缘浙赣地区中生代盆地演化与构造环境研究/资源调查与环境

唐春花;陈辉明;宛胜;张福神;张旭;向忠金

2014,35(03),169-177

20149月1日


唐春花

0

CNKI

3

扬子东南缘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研究——以江西相山火山盆地为例/资源调查与环境

唐春花;闫全人;陈辉明;向忠金;张旭;张福神;宛胜

2015,36(01),10-20

20153月1日


唐春花

2

CNKI

4

江西永平二叠系热水沉积硅质岩特征及找矿意义/江西地质

唐春花

2017184),276-282

2017121日


唐春花

0

CNKI

他引总次数合计:5


 

 

主要完成人情况

    

   1完成人:唐春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副总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完成单位: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1按地层分区、构造分层、陆相盆地类型对扬子东南缘(浙赣段)中生代构造-地层进行了系统划分;2厘定了中生代火山盆地构造背景;3提出浙赣地区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过程、时期等创新性观点。项目负责人,完成项目设计、野外调查、研究、成果报告编制全过程工作。为四篇代表性论文的第一作者。

2完成人:张福神,高级工程师,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基础地质调查中心书记,工作单位: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完成单位: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参与项目全过程工作,主要负责数据处理和图件编制。开展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三次火山活动特征及其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研究工作。为一篇代表性论文的第二作者,一篇第四作者,一篇第六作者。

3完成人:向忠金,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协作完成研究区中生代盆地沉积充填序列和盆地构造原型恢复研究。按不同构造成因划分了盆地类型。将原划分为侏罗系地层时代重新厘定为下白垩统。为一篇代表性论文的第四作者,一篇第五作者,一篇第六作者。

4完成人:宛胜,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完成单位: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参与项目阶段性工作,开展中生代典型火山盆地研究,负责部分数据处理和图件编制。协助开展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三次火山活动特征及其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研究工作。为一篇代表性论文的第三作者,一篇第七作者。

5完成人:张旭,工程师,现工作单位: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原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完成单位: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协助开展相山、铜钹山、桐庐-新登典型火山盆地研究,以及数据处理和图件编制等工作。为三篇代表性论文的第五作者。


拟提名项目二:浅层地热能高效勘查开发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

 

项目名称:浅层地热能高效勘查开发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

提名单位:江西省地质局

提名意见及等级:同意提名,拟提名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项目简介:

属地球科学(地热学、水文地质学)和动力与电气工程(热泵与工程)等领域。浅层地热能是一种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主要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开发利用。科学合理开发浅层地热能,对于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双碳”目标、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具有重要意义。项目针对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存在的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认识不清、勘查开发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历经13年科技攻关,构建浅层地温场研究模型、实现浅层地热能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突破。

⑴首创“可调蓄浅层地热容量”可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量计算方法。基于浅层地温场长观数据和热传导过程理论推演,研究地温场三维时空变化规律,构建浅层地温场研究模型,揭示了天然状态下浅层地温场演化机制和开采状态下浅层地温场响应机制,首次提出“可调蓄浅层地热容量”指标计算可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方法,揭示浅层地热能“可调蓄”本质属性。

⑵实现浅层地热能勘查关键技术突破。首创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岩土体分层导热系数预测模型,极大提升导热系数获取效率、显著降低工作成本;基于信息熵,改进浅层地热能开发适宜性分区层次分析法;集成多维空间浅层地热能高效勘查评价技术体系,为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提供科技支撑。

⑶实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突破。因地制宜研发并实践验证水地源组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有效缓解“热堆积”、显著提升系统能效;建设江西省首个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远程监控智慧云平台,构建浅层地热能综合开发技术体系,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⑷建设浅层地热能示范工程,引领浅层地能产业发展。基于浅层地热能高效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建设全国首个多功能地热能展示馆和地源热泵示范工程,显著推进江西省浅层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全省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建筑供暖制冷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以上,每年可实现减碳20.6万吨、节省电费2.086亿元,助力国家“双碳”目标。

⑸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显著推进行业的科技进步。制定并发布技术标准1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高质量科技论文10余篇;培养省级科技带头人2名、市厅级科技带头人2名,打造了一支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科技创新团队。显著推进江西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行业的科技进步。

以中国工程院多吉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为:总体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主要标准规范目录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导则

DBJ/T36-DZ002-2022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

序号

授权项目名称

知识产权类别

国(区)别

授权号

1

一种水地源热泵系统

发明专利

中国

CN 113465228 B

2

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用阻浮装置

发明专利

中国

CN 112923591 B

3

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

发明专利

中国

CN 106770449 B

4

一种防水套管

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

CN 213208259 U

5

一种便携式群孔岩土热响应测试仪集分水器安装设备

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

CN 214894969 U

6

一种地埋管穿越建筑结构用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

CN 218116543 U

7

一种防冷热堆积的组合式水地源热泵系统

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

CN216448417 U

8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能效监测系统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20SR1686254

9

原位地温及热物性数据采集处理软件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20SRO172418

10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冷热平衡控制系统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23SR0654406

 

主要完成人情况


1完成人:白细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总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在本项目中,负责制定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并组织项目实施。作为项目负责人,主编《南昌市浅层地热能调查成果报告》《江西省地热与浅层地温能勘查开发战略研究》等技术报告,提出“可调蓄浅层地热容量”指标计算可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方法,构建浅层地温场研究模型;基于热均衡原理,组织创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岩土体分层导热系数预测模型,构建多维空间浅层地热能高效勘查评价技术;组织研发并实践验证水地源组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组织建设多功能地热能展示馆和地源热泵示范工程。作为第一完成人,研编技术标准1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科技论文2篇。

2完成人:张华,高级工程师,浅层地温能院院长,工作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项目整体技术论证与技术支撑。主编《江西省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导则编制》总结报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及热均衡原理,参与实施岩土体分层导热系数预测模型的构建,开展层次分析及信息熵法在浅层地热能分区上的研究;研发了水地源组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指导地源热泵系统热回收及智能控制高效应用模式,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远程监控智慧云平台建设。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建设多功能地热能展示馆和地源热泵示范工程。研编技术标准1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开发软件2套。

3完成人:郝术仁,讲师,工作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完成单位:东华理工大学。负责核心技术研发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构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岩土体分层导热系数了预测模型;基于信息熵,改进浅层地热能开发适宜性分区层次分析法;提出并参与水地源地源热泵系统研究。参编技术标准1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质量论文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4完成人:余圣品,高级工程师,水文地质水资源院主任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负责主要技术研发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参编《江西省地热与浅层地温能勘查开发战略研究》技术报告。参与构建浅层地温场研究模型,揭示了天然状态下浅层地温场演化机制和开采状态下浅层地温场响应机制;作为主要完成人,构建多维空间浅层地热能高效勘查评价技术体系。

5完成人:张庆,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负责主要技术研发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基于热传导理论,对浅层地温场的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构建浅层地温场研究模型;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基于信息熵,改进浅层地热能开发适宜性分区层次分析法研究工作。作为第一完成人发表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开发软件著作权1项。

6完成人:杨金岭,工程师,浅层地温能院党支部书记,工作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了水地源组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研发与实践验证,实施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远程监控智慧云平台的建设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建设了多功能地热能展示馆和地源热泵示范工程。

7完成人:彭莉,高级工程师,副所长,工作单位:江西省建筑技术促进中心,完成单位:江西省建筑技术促进中心。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员,参与了地源热泵系统热回收及智能控制高效应用模式,参与并研究了多指标地源热泵系统能效综合测评技术。结合以往工作成果与经验,作为主编人员完成可《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导则》DBJ/T 36-DZ002-2022编制。参与研编技术标准1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篇。

8完成人:万平强,高级工程师,水文地质水资源院院长,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作为项目负责人,主编《江西省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等技术报告。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构建多维空间浅层地热能高效勘查评价技术体系,提交11个城市浅层地热能潜力调查评价系统数据。

9完成人:温明星,工程师,浅层地温能院主任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与项目后期关键技术总结工作,参与撰写了相关技术方案。根据收集的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数据深入总结分析,参与创建“高效开发—智能监测—能效测评”浅层地热能综合开发技术体系,并对关键技术的应用进行推广。作为主要完成人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10完成人:郭亮亮,副教授,工作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太原理工大学。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岩土体分层导热系数预测模型研究,并采用TOUGH2软件模拟进行了验证工作。基于信息熵,参与改进浅层地热能开发适宜性分区层次分析法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发表高质量论文1篇。

11完成人:胡慧娟,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岩土体分层导热系数预测模型构建,参与水地源组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研发。结合多指标地源热泵系统能效综合测评技术进行了多项目的能效计算工作。参与研编技术标准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12完成人:邓建军,高级工程师,地热研究院院长,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作为项目主要人员,参编《江西省地热与浅层地温能勘查开发战略研究》技术报告。参与研究了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地温场特征、适宜性分区等研究内容,构建浅层地温场研究模型。

13完成人:董吴军,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参与地源热泵系统热回收及智能控制高效开发模式的应用工作,参与并研究了多指标地源热泵系统能效综合测评技术。参与研编技术标准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14完成人:袁星,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参与人员,参与了建设地源热泵系统工程远程监控智慧云平台;参与建设多功能地热能展示馆和地源热泵示范工程。作为主要完成人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15完成人:程彤,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参与人员,协助研究水地源热泵系统,参与构建浅层地热能综合开发技术体系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1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作为江西省成立最早的水文地质专业地勘单位,长期从事地热调查及科学研究工作,承担《江西省地热与浅层地温能勘查开发战略研究》等项目任务,积累了大量的浅层地热能勘查及开发利用资料,为本成果的取得搭建了良好的研究平台。通过13年对浅层地热能资源形成规律、勘查开发现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浅层地温场研究模型,为浅层地热能勘查开发提供理论支撑。构建多维空间浅层地热能高效勘查评价技术体系,实现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关键技术突破,为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提供科技支撑。建设多功能地热能展示馆和地源热泵示范工,推进了江西省浅层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

   2完成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作为本项目的参研单位之一,具体承担工作为:结合以往工作成果与经验参与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导则》DBJ/T 36-DZ002-2022编制。参与浅层地热能高效勘查工作,与合作单位共同创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岩土体分层导热系数了预测模型。基于信息熵,改进浅层地热能开发适宜性分区层次分析法,为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提供科技支撑。参与水地源地源热泵系统研究关键技术创新,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3完成单位: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作为本项目的参研单位之一,具体承担《南昌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江西省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等项目任务。开展关键技术创新,因地制宜研发并实践验证水地源组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有效缓解“热堆积”。结合典型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工程解剖,提出并实践验证地下水源换热系统防堵塞技术江西方案,可有效防止地下水源井的堵塞、维持地下水换热系统的回灌性能。结合工程实例,应用了地源热泵空调与尾水“热回收”形成热水联供技术,实现了浅层地热能利用效率。制定《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导则》DBJ/T 36-DZ002-2022,推进江西省浅层地热能规模化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全省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建筑应用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以上。

4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作为本项目的参研单位之一,具体承担工作为:通过对合作项目水文地质资料、钻孔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浅层地温场的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构建基于一维传热理论恒温层预测模型,证明恒温带在理论上是存在依据;总结了恒温层以及地温场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热传导理论,开发了浅层岩土体热物性参数测试软件,提高了浅层地热能勘查精度和效率。

5完成单位:江西省建筑技术促进中心。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作为本项目的参研单位之一,具体承担工作为:结合以往工作成果与经验参与《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导则》DBJ/T 36-DZ002-2022编制,结合工程实例,参与了地源热泵系统热回收及智能控制高效应用模式,提高了浅层地热能利用效率;参与多指标地源热泵系统能效综合测评技术。

6完成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作为本项目的参研单位之一,具体承担工作为:针对浅层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价技术落后且精度不足的问题,参导热系数、适宜性分区、资源潜力勘察评价等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参与了层次分析和信息熵法研究,以及以“层次分析和信息熵法”对南昌市浅层地热能开发适宜性进行分区工作。

7完成单位:江西省中环岩土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作为本项目的参研单位之一,承担完成《南昌市浅层地热能调查示范》项目,为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拟提名项目三:江西省废弃铀矿山水土污染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项目名称:江西省废弃铀矿山水土污染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提名单位:江西省地质局

提名意见及等级同意提名拟提名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项目简介:

江西省废弃铀矿山水土污染修复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是由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原江西省国土厅)下达的2017年第一批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项目,任务书编号为赣国土资函〔2017〕315 号,在学科分类上属于环境修复工程、水文地质学。

该项目是以抚州崇岗390矿和上饶枫岭头713矿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研究铀矿山污染场地土壤和水环境中的核素(铀、镭等)及重金属元素(镉、铜、铬等)污染羽状体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开展污染土壤植物原位修复和污染地下水可渗透反应墙(PRB)原位修复技术应用研究和示范。

在技术实施上,抚州崇岗390矿研究区采用了土壤原位植物修复技术,上饶枫岭头713矿研究区采用了可渗透反应墙技术(PRB),分别对土壤及地下水进行原位修复。土壤原位植物修复是通过在研究区地块栽种特定的植物,利用对目标污染物有高富集能力的植物吸收富集土壤中的核素以及重金属元素,与常规植物修复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本项目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喷洒特定配比的螯合剂,在螯合剂的作用下,植物对目标污染物的富集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达到比常规植物修复更好的修复效果;可渗透反应墙技术(PRB)是通过在研究区设置一个填充有活性反应介质材料的屏障区,当污染地下水通过该屏障区时,污染物质依靠水力运输通过修复介质,介质对溶解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吸附、沉淀及去除,从而达到修复地下水的目的。本项目通过前期的水文地质调查,对反应墙各参数进行有效设置,并在实验室进行修复模拟,针对性地进行反应滤料配比,使污染物去除率明显提高。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390研究区土壤中铀、铜、铅、镉、总铬、锌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10%、15.54%、15.64%、53.0%、14.99%、14.90%,713矿研究区PRB原位修复技术改善地下水质量效果明显,通过修复前后对比,场地地下水质量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当地局部地区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凸显的社会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目录

序号

授权项目名称

知识产权类别

国(区)别

授权号

1

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装置

发明专利

中国

CN209507781U

2

一种环境科学用水样采集枪

发明专利

中国

CN209327051U

3

USB自动备份系统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9SR0665292

4

CoordTrans大地坐标转换系统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9SR0910213

5

敏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9SR0332190

6

网络安全与保密自查系统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9SR0250618

7

网站安全检测系统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9SR0549426

 

主要完成人情况

 

1完成人:张运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副队长兼总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针对我省作为铀矿大省提出了存在废弃铀矿山水土污染这一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将植物+螯合剂原位修复技术、PRB渗透反应墙技术运用于废弃铀矿山的水土污染修复这一重大项目策略,负责项目总体研究、方案设计、制定技术路线、组织项目实施,并全程协调项目顺利完成。

2完成人:高柏,教授,工作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完成单位:东华理工大学。负责研究项目的总体方案、制定技术路线定和协调项目顺利完成;负责项目整体技术论证与技术支撑,组织实施PRB渗透反应墙室内模拟实验,指导研究区开展水文地质调查研究,设计PRB渗透反应墙实物建设相关参数;提出了利用不同反应滤料对地下水体进行过滤、化学反应、吸附三种不同处理修复方法。

3完成人:庞文静,高级工程师,江西省能源矿产地质调查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负责协助项目研究总体方案、制定技术路线、协调项目完成;研究出缓释型螯合剂作用下植物对土壤中铀和重金属的增效修复机制,在项目实施中,收集大量土壤及地下水处理运行数据,为建立完善修复体系提供依据,负责本项目成果在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的推广应用。

4完成人:成霖,高级工程师,核资源调查院副院长,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运用地球化学模式PHREEQC进行模拟计算,确定了主要污染成分的存在形式,以及每种成分各种形式之间转换的条件。研究尾矿库渗滤水的化学成分特征。在项目中负责协助研究总体方案、制定技术路线、协调项目完成;作为项目应用施工方面的负责人对整体项目施工应用进行管理指导。

5完成人:蒋涛,高级工程师,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有限公司。解决了地下水修复过程中由矿物沉淀引起的 PRBs 孔隙逐渐变小容易堵塞是的PRB反应墙建设关键问题,作为项目前期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人对整体项目技术路线的执行施工情况进行把控,协助技术应用推广。

    6完成人:马文洁,副教授,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系主任,工作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完成单位:东华理工大学。主要对PRB渗透反应墙技术进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等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情况、地下水污染修复情况进行评价,研发 PRB 技术高效处理地下水中铀污染物的复合材料,提高 PRB 技术处理地下水中铀污染物的长效性。作为水文地质专家对整体项目实施进行指导。

7完成人:吴啸宇,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在项目中负责协助研究总体方案、制定技术路线、协调项目完成;研究渗透反应栅的化学沉淀、吸附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参数,选择不同介质材料进行组合,设计出经济、高效渗透反应栅。作为项目整体野外施工负责人参与项目施工应用中的水文地质调查、样品采样、现场施工。

8完成人:马英英,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主要对植物+螯合剂原位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对微球式缓释型螯合剂的喷洒方式时间对植株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缓释型螯合剂对土壤中铀和重金属的缓释行为,参与整体项目前期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土壤样品采集及送分析,对关键技术的应用进行推广。

9完成人:王春林,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收集研究区有关的矿床开采、水文地质基础资料,了解 713 矿尾矿库建造、规模、结构类型及运行基本情况。参与整体项目前期水文地质调查评价,水文实验分析,样品采集以及送样分析,对关键技术的应用进行推广。

10完成人:王永康,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研究既能够适应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条件,又能高效去除地下水中铀污染物的 PRB 复合材料,为 PRB 技术应用于地下水污染控制做了大量研究。在项目中研究总体方案、制定技术路线和协调项目顺利完成,对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进行推动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1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创新思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将植物+螯合剂原位修复技术、PRB渗透反应墙原位修复技术应用于废弃铀矿山生态治理。作为项目主要实施单位,开展项目实地应用示范工作,组织开展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环境调查、土壤及地下水地表水水样取样调查,开展水文地质钻探作业。在390矿研究区实施污染土地翻耕,修复植物种植、培育,喷洒植物螯合剂,并在修复完成后对植物及土壤取样分析化验,在713矿研究区建设监测井监测取样分析,并开展抽水试验作业,调查场地污染羽范围,组织大型机械施工,建设PRB渗透反应墙,进行墙体滤料填充作业,在修复周期内进行不间断取样化验。对项目整体修复效果进行研究评价,将相关核心技术应用于多个生态修复类项目,并进行市场推广。

2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创新施工工艺,在项目应用实施阶段,针对植物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以及植物特性,有针对性配比螯合剂,并在植株生长周期不同节点施加化肥、阻控剂等辅助生长药剂。提出了连续构筑三道填充有不同反应滤料的PRB渗透反应墙进行污染修复,有效解决了传统PRB反应墙修复污染物种类单一的问题。对项目总体设计方案进行把控调整,协助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开展项目前期场地调查取样,在施工阶段研究相应施工作业技术思路。将相关核心技术应用于多个生态修复类项目,并进行市场推广。

3完成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关键技术创新,对传统植物修复技术进行系统性改良,结合螯合剂的使用提升植物修复效果,针对废弃铀矿山所存在的土壤核素及重金属污染,通过实验室盘载实验成功开发出对目标污染物有较强修复作用的植物+螯合剂配比组合,并通过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在实际研究区的应用成功完成技术论证。在实验室进行模拟PRB渗透反应墙技术修复地下水污染,成功研制出针对地下水核素及重金属污染的反应滤料,并通过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在实际研究区的应用成功完成技术论证。对项目方案设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核心技术研究起到技术指导与技术支撑作用。


拟提名项目四:江西省国土空间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核应急处置关键方法及应用

 

项目名称:江西省国土空间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核应急处置关键方法及应用

提名单位:江西省地质局

提名意见及等级同意提名拟提名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环境放射化学、土壤环境学、地理信息系统多学交叉科领域。维护核安全事关国家安危和人民健康。江西是铀矿、伴生放射性矿产大省,采矿扰动后国土空间的放射性风险尚未评估。在省重点研发等项目资助下,针对我省国土空间放射性本底不清,有效处理处置技术缺乏、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按照 “环境调查-处置技术-智慧管控”的思路,精细刻画了国土空间放射性数字化图谱,研发了放射性污染场地整治技术,构建了放射性环境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创新点如下:

1、针对我省放射性本底不清等问题,创建了双层网格法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体系,明晰了我省放射性背景值和风险域值,精细刻画了伴生放射性矿风险图谱,厘清了放射性废渣中的铀、钍风险等级,圈定了32个放射性综合高背景区,首次提出了九江地区寒武系石煤含铀地层的规避建议,填补了我省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评价图集的空白。

2、针对放射性风险有效处置技术缺乏等挑战,研发了放射性污染迁移阻滞技术,开发了放射性污染场地的植被生态修复技术,构建了集快速识别-吸附固化-协同处置的应急处置技术,形成了放射性污染场地污染处置技术体系,为天然放射性风险处理和应急处置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3、针对放射性风险监控手段落后等缺陷,自主开发了ZGIS软件平台,研发了放射性生态环境三维数字信息系统,创建了放射性风险管理的辅助分析与决策系统,首次建立了我省放射性生态环境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配合国安部门、公安机关,破获了3起放射性案件,并列入国家安全专报,为省内核安全监督监管提供重要决策平台。

项目出版专著1部,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12项,制定团标2项,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2篇),研发的技术被广东、安徽、湖北、青海、湖南等5个省份核工业地质系统单位采纳和应用,产生近亿元的产值规模,经济效益较好,发现了放射性比活度大于1000Bq/kg的伴生放射性废渣达60万吨,指导我省106家伴生放射性矿企业风险管控。为我省放射性矿产、伴生放射性矿产区域放射性环境科学管控,为消除放射性环境污染隐患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也为预判区域放射性环境动态变化提供历史对照数据。整体技术被江西省地质协会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目录

序号

授权项目名称

知识产权类别或规范

国(区)别

授权号

1

一种区域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发明专利

中国

ZL2018109879154

2

一种可升降X-Y辐射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

中国

ZL2018213952853

3

一种放射性气溶胶监测用结构

实用新型

中国

ZL2018213952849

4

一种基于gis的生态环境信息记录装置

实用新型

中国

ZL2018213952834

5

一种废弃矿山土壤破碎装置

实用新型

中国

ZL2021203044539

6

尾矿库多级覆土析出率一体式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

中国

ZL2020208753679

7

一种用于矿坑生态修复的种植毯

实用新型

中国

ZL2021210839210

8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用的净化装置

实用新型

中国

ZL2021211311298

9

一种矿山治理土壤修复装置

实用新型

中国

ZL2021203044613

10

赣核环境智慧可视化平台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21SR0203208

11

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三维数字地球系统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8SR676749

12

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8SR677451

13

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辅助分析与决策系统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8SR677374

14

工业烟气放射性危害仿真模拟系统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8SR799196

15

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8SR799180

16

煤矿放射性地质自动检测分析系统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8SR796009

17

岩矿放射性同位素快速追踪系统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8SR796004

18

基于大数据库下的环境预测分析系统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8SR808099

19

车间有害污染源分析及快速仿真处理设计软件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8SR808168

20

污泥中硝基苯类化合物自动检测系统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8SR795998

21

矿山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生态修复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19SR1078488

22

《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场地土壤放射性污染调查技术规范》

团体标准


T/BSRS 087-2022

23

《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场址土壤辐射风险 评估技术规范》

团体标准


T/BSRS 090-2023

24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査与评价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查新报告


2020-064M

25

江西省矿山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生态修复

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

查新报告


2020-612

26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

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查新报告


2018-011

 

技术评价证明及法律规定的必须取得的行业准入证明文件目录

序号

类别

名称

1

项目技术鉴定、验收(评价)报告

1、江西省国土空间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核应急处置关键方法及应用研究;

2、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3、江西省矿山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生态修复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

4、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2

科技成果证书

1、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2、江西省矿山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生态修复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

3

专著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图集(2017)

4

 

 

 

 

论文

1、土壤中放射性核素锶-90浓度测定方法的研讨;

2、某钽铌矿分离过程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3、现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钻孔岩芯测量中的应用;

4、熔融制样X荧光光谱法测定铀...地质样品中21种主次量元素;

5、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6、环境水样及土壤中砷汞同时测定技术的探索;

7、江西省修水县石煤矿区放射性环境调查与评价;

8、土壤中放射性核素~(90)Sr的测定与评价;

9、放射性土壤污染评价及修复标准体系建立的探讨;

10、浙江省开化县石煤矿区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

11、ICP-OES测量岩矿中铀的干扰分析;

12、浙江省龙泉市某石煤矿区水体中放射性核素影响分析;

13、江西省上饶县石煤矿区γ辐射水平调查与研究;

14、Study on the natural radioactivity level of stone coal-bearing strata in East China

15、江西省伴生放射性矿废渣中铀形态研究_

 

主要完成人情况

 

1完成人:王红海正高级工程师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副队长兼总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担任项目的总负责,项目进行中协调解决专题和课题之间的技术衔接问题,成果的技术把关。直接参与项目涉及放射性生态调查、放射性物探、化探、放射性水化学实验测试的前期方法研究,负责项目总体研究、方案设计、制定技术路线、组织项目实施,并全程协调项目顺利完成。

2完成人:曾昭崐,高级工程师,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队长,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项目组长、项目内部专家组组长,负责项目的日常组织和协调工作,牵头指导项目子课题的总体技术方案,负责项目总体技术工作,负责项目成果总结和审核和统稿。主要技术负责单位核应急关键技术项目的研发。

3完成人:张麟熹,高级工程师,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副科长,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1)主持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专题项目的技术方案编制、技术指导、最终成果的技术审查。(2)主持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立项设计编写,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的搭建,延伸扩展全省辐射环境数据动态录入、导出、编辑、分析、整理、下载,展示等功能。(3)根据我省核安全形式与特点,立项研究,推动了我省核应急救援技术的实战性发展。

4完成人:杨林,高级工程师,江西核工业环境保护中心有限公司主任,工作单位:江西核工业环境保护中心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1、主要参与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专题项目,指导项目成果图件的编制,成果图件的集成,推动项目成果的应用;2、参与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的搭建,涵盖全省涉及放射性“三废”排放的企事业单位,放射源存储使用单位,协同监现场辐射监测点组成的 “云+端”监测平台,为线上定位存在放射性污染地块位置、及时掌握放射性污染动态变化、受污染地块防治的效果提供手段,实现监测工作从线下到实时的飞跃。

5完成人:吴闻东,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1、主持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专题项目野外工作,研究处大面积区域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技术方法,比例尺为1:50万,调查精度为4 km×4 km网格,获得省部级行业专家的认可。2、主要参与了放射性生态环境修复研究专项探索研究技术最优化、经济最节约、环境保护最合理的放射性污染治理技术,直接服务于江西省这些放射性矿山的退役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同时还可以为其他类似放射性污染场地的整治工作提供借鉴。3、参与了江西省核应急救援技术典型案例的侦破,该案件获得了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关注。

6完成人:刘念,正高级工程师,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主任,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1、主持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专题项目的技术方案编制、技术指导、最终成果的技术审查。2、参与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立项设计编写,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的搭建,让项目成果实现国土数据“数字化”动态共享,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辅助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功能。3、主持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项目,为国家提供了江西的测试数据,获得了国家地质实验室的通报表扬。

7完成人:时燕华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1、主持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专题项目的地表水、地下水中天然核素的分析测试,获得3万个有效数据。参与了项目成果报告编制。2、通过对江西省伴生放射性矿开展辐射环境质量调查,初步查明了江西省主要伴生放射性矿及开发利用企业的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放射性水平;其次是开展了8类矿种冶炼行业和5类矿种采选行业的废渣进行铀核素的价态及形态实验分析,掌握了省内主要伴生放射性矿产类型废渣铀的赋存状态,在此基础之上估算了全省伴生放射性矿废渣中铀、钍核素的资源量,并提出了铀资源化回收的建议。3、主要参与了江西省核应急救援技术典型案例的侦破的放射性核素测试工作。

8完成人:谢冬香,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1、主持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专题项目的土壤、水系沉积物、动植物样品中天然核素的分析测试,获得2万个有效数据。参与了项目成果报告编制。2、主要参与了江西省伴生放射性矿分布状况调查及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项研究,构建区域伴生放射性矿污染源普查数据一张图系统,全面掌握我省主要伴生放射性废渣中放射性核素的资源量,为推进我省伴生放射性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提供指导。3、主要技术负责参加“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项目,为国家提供了江西的测试数据。

9完成人:尹海华,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1、主要参与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专题项目的技术方案编制,完成了2万平方公里的野外调查,参与了项目成果编制。2、技术骨干参与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立项设计编写,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的搭建,延伸扩展全省辐射环境数据动态录入、导出、编辑、分析、整理、下载,展示等功能。3、技术负责参与全省第2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第次污染源普查工作获得了国家生态环境部的通报表扬。

10完成人:张发勇,副教授、产业教授、高级项目经理,工作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完成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主要参与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的搭建,首次建立覆盖鄱阳湖区的基础地图数据库、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库、成果图件数据库。建立放射性生态环境数据中心框架,支持上层应用系统的搭建和开发。2、主要参与江西省矿山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生态修复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项目,为全省矿山污染管控提供一套先导性的矿山污染调查成果电子化数据模块。收集江西省矿点分布图、基础数据图件,为矿山污染场地的评价数据、元数据、成果专题数据提供装载平台,建设江西省矿山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生态修复数据库。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1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1)项目主持单位,全面负责项目的整体设计、组织协调、实施、验收及成果总结,在项目的研制、开发、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了技术、设备、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协调的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总体综合评价,研究放射性地质地球化学生态效应,建立覆盖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多目标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原始数据库、基础图库、成果图库,构建天然辐射环境信息系统,为本项目核心成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为本项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承担单项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发以及核心示范区的建设,在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提供了技术指导

2完成单位:江西核工业环境保护中心有限公司。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1)主要负责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专题项目的野外调查技术指导、室内分析检测全部工作,主要参与了项目图件编制。研究大面积区域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技术方法,比例尺为1:50万,调查精度为4 km×4 km网格,获得省部级行业专家的认可。(2)主要参与了江西省伴生放射性矿开展辐射环境质量调查,初步查明了江西省主要伴生放射性矿及开发利用企业的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放射性水平;在此基础之上估算了全省伴生放射性矿废渣中铀、钍核素的资源量,并提出了铀资源化回收的建议。(3)推广过程中提供了技术、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了协同创新的重要作用。使项目成果被国内同行各核工业地质局借鉴学习。

3完成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1)中国地质大学共有10余位师生参与了项目工作,主要参与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的搭建,首次建立覆盖鄱阳湖区的基础地图数据库、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库、成果图件数据库。建立放射性生态环境数据中心框架,支持上层应用系统的搭建和开发。2)主要负责江西省矿山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生态修复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研发项目为全省矿山污染管控提供一套先导性的矿山污染调查成果电子化数据模块。收集江西省矿点分布图、基础数据图件,为矿山污染场地的评价数据、元数据、成果专题数据提供装载平台,建设江西省矿山污染场地调查评价与生态修复数据库。

4完成单位:江西省地质局核地质大队。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1)主要负责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天然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专题项目的野外调查技术指导,主要参与了项目图件编制。局部放射性生态环境评价:选择局部放射性异常或特殊生态环境地区,查明异常成因、来源及生态效应,提出防控对策意见与建议。首次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放射性生态环境质量做出系统的评价;圈定了32处放射性综合高背景区;形成了一套区域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等,有效服务省核安全保障。(2)推广过程中提供了技术、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了协同创新的重要作用。(3)在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提供了技术指导。

5完成单位:江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1)负责开展调查江西省主要伴生放射性矿及开发利用企业的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及放射性水平;开展了8类矿种冶炼行业和5类矿种采选行业的废渣进行铀核素的价态及形态实验分析,掌握了省内主要伴生放射性矿产类型废渣铀的赋存状态,在此基础之上估算了全省伴生放射性矿废渣中铀、钍核素的资源量,并提出了铀资源化回收的建议。(2)主要负责放射性污染场地生态恢复及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以江西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为例专项研究,在研究区--175库的生态恢复工作中应用了“保留原址的高大乔木,新增种植乔、灌、草组成立体结构植被恢复模式”。乔木选用了木荷及深山含笑,灌木选用了红花继木及红叶石楠,草种选择了百喜草。生态恢复的效果表明,百喜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存活率最高,可优先作为放射性污染场地生态恢复的植被。放射性生态修复取得实用性效果。(3)推广该项技术成果应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拟提名项目五:装配式混凝土房屋结构若干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项目名称:装配式混凝土房屋结构若干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提名单位:西省地质局

提名意见及等级:同意提名,拟提名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项目简介:

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现场作业少、利于建筑工业化和满足“绿色建造”要求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政府和工程单位的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目前,装配式建筑在节点连接可靠性、工业化信息化生产方面以及施工技术上均存在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不足。为此,本项目围绕“装配式混凝土房屋结构若干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十余年的科研攻关,实现了以下三点创新:

1针对预制装配式结构连续倒塌鲁棒性与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本项目首次完成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平面与空间结构的连续性倒塌性能试验与抗震试验,揭示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抗震机理与抗倒塌机制,发现了不同节点连接技术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鲁棒性与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基于“等强替换”原则的抗震与抗连续性倒塌设计方法。

2针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业工业化生产与信息化管理不足的问题,研发了一系列轻量化、易拆卸的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模具与辅助生产设备;将创新点1所提出的设计方法与研发的信息生产模具和辅助生产设备相结合,基于Revit软件平台开发集成部品部件信息管理的标准化数据库,除了对部品部件进行标准化设计,还进一步对相关建造技术进行标准化规范。

3针对传统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研发出便携式灌浆饱满度检测装置和装配式剪力墙构件竖向钢筋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法,提高灌浆套筒连接的安全性能。对后浇叠合板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创新施工工艺与研发新型施工辅助设备,实现了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的整合,提高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和抗裂性。

项目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参编国家级标准1部、省级标准与图集7部;授权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授权工法13项。本项目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下,建立了江西省建筑业数字技术创新中心、江西省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中心、江西省房地产建筑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绿色低碳与智能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科技创新研究基地、江西省BIM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研平台。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内外诸多大型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序号

授权项目名称

知识产权类别

国(区)别

授权号

1

自承式钢筋架楼承板支撑结构

发明专利

中国

ZL201510428273.0

2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柱间模块化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检测方法

发明专利

中国

ZL202210558048.9

3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专利

中国

ZL202111241217.8

4

一种带自复位双肢剪切型耗能段的中心支撑钢框架装置

发明专利

中国

ZL202111565732.1

5

基于3D 打印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3D 打印柱模板

发明专利

中国

ZL 2021 1 0751016.6

6

预制梁式剪刀楼梯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专利

中国

ZL 20211 0522565.6

7

节点叠合的预制拆分梁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专利

中国

ZL202210241783.7

8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自复位耗能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专利

中国

ZL201811654061.4

9

一种装配式梁柱抗震结构

发明专利

中国

ZL201910851896.7

10

一种可周转式悬挑防护棚

发明专利

中国

ZL202210453699.1

11

一种装配式结构梁-梁人工塑性较连接结点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专利

中国

ZL201811629889.4

12

高层钢结构自承式可拆卸楼承板施工工法

国家级工法

中国

建质[2015]215号

GJJGF097-2014

13

预制构造柱安装施工工法

省级工法

中国

赣建建[2022]13号

14

水平密集半灌浆套筒预制条板拼接施工工法

省级工法

中国

湘绿建协[2022]12号

15

高大ALC隔墙板智能安装施工工法

省级工法

中国

赣建建[2022]13号

16

装配式剪力墙构件竖向钢筋灌浆套筒连接施工工法

省级工法

中国

赣建建[2022]13号

17

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连接铝模施工工法

省级工法

中国

赣建建[2022]1号

18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标准

地方标准

中国

DBJ/T 36-041-2018

19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预制构件制作与质量验收技术标准

地方标准

中国

DBJ/T 36-043-2018

2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监理标准

地方标准

中国

DBJ/T 36-052-2019

21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地方标准

中国

DBJ/T 36-064-2021

22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技术标准

地方标准

中国

DBJ/T 36-062-2021

23

商品再生混凝土生产管理系统V1.0

软件著作权

中国

2023SR0908485

24

-混凝土混合连接预制装配式梁-柱子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

论文

中国

25

机械套筒连接预制混凝土结构抗连续倒塌机理

论文

中国

 

主要完成人情况

 

1完成人:谭光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职研究生,工作单位: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导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研究,研发了一系列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施工工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显著提升了装配式构件的生产效率和施工效率。

2完成人:钱凯,教授,博士,工作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主要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与抗倒塌进行理论研究,指导了建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与抗倒塌设计方法,为整个项目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3完成人:刘中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本科,工作单位: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研究成果包括装配式剪力墙灌浆连接施工关键技术以及后浇叠合板施工关键技术,为施工中的各种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4完成人:黄华,教授,博士,工作单位:长安大学,完成单位:长安大学。负责了装配式混凝土构架的标准化和模型共享等研究,为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5完成人:冯德成,教授,博士,工作单位:东南大学,完成单位:东南大学。在本项目中对装配式结构的抗性能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增强装配式结构抗震性能的设计方案。

6完成人:张海林,高级工程师,硕士,工作单位:中铁城建集团南昌建设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铁城建集团南昌建设有限公司。参与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尤其在后浇叠合板施工关键技术中实现了预制叠合板与现浇混凝土的良好结合。

7完成人:潘贤林,高级经济师,工作单位: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单位: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信息化技术方面有突出贡献,包括标准构件参数化研究和模型共享,提升了生产效率。

8完成人:曾思智,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赣州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完成单位:赣州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负责研发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分类和快速识别技术,同时改进了生产设备,极大地提高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效率。

9完成人:刘喜,副教授,工作单位:长安大学,完成单位:长安大学。负责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连接节点的破坏形态与荷载传递路径分析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为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10完成人:刘玮,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尤其是灌浆套筒施工关键技术,提升了灌浆套筒连接的施工效率与质量保证率。

11完成人:刘彦生,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铁城建集团南昌建设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铁城建集团南昌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尤其是灌浆套筒施工关键技术,提升了灌浆套筒连接的施工效率与质量保证率。

12完成人:张敏,教授,工作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负责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与抗倒塌理论基础研究,为整个研究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13完成人:李治,副教授,工作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主要参与了构件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对企业级全面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有重要贡献。

14完成人:漆璐,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了装配式构件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的部分研究,对企业级全面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有关键贡献。

15完成人:喻晓娟,工程师,工作单位: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信息化技术研究中,对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参数化研究和模型共享有显贡献。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1完成单位: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本研究项目的主导单位,对项目的整体框架、目标和方向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该单位在项目中不仅主导了多项研发活动,还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和协同创新。特别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中,该单位展现了出色的研究实力和工程经验。为了确保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该单位专家针对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抗震和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创新与优化。此外,该单位还构建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标准族库,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程质量。

2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桂林理工大学为本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和研究基础。该校团队在项目中重点承担了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机理、连接节点的破坏形态和荷载传递路径的深入研究。该校依托结构力学和地震工程理论,结合实验数据和工程案例,为项目提供了关键的理论依据。通过综合利用现代计算技术与实地实验验证,该校成功地建立了新的抗震设计方法,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3完成单位:东南大学。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东南大学在项目中主要负责了结构抗震抗倒塌新技术相关的研究工作。他们深入探索了钢-混凝土混合连接装配式结构的连续倒塌机制,并为此提出了创新的抗倒塌设计方法。该校还注重技术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与企业合作开发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如叠合板运送平台和振动台等,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4完成单位:中铁城建集团南昌建设有限公司。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中铁城建集团南昌建设有限公司在本项目中主要负责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该单位重点研发了装配式剪力墙套筒灌浆连接的施工技术,确保了预制构件与现浇式承重结构的节点搭接的精确性和质量。为了解决实际施工中的问题,如灌浆饱满度的检测和预制叠合板的损坏问题,该单位研发了一系列创新设备和工艺,为装配式建筑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5完成单位:长安大学。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长安大学团队在本项目中专注于研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信息化技术。该校成功地进行了标准构件参数化的研究,并实现了模型的共享。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长安大学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企业级的全面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构件生产的信息化管理。

6完成单位: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项目中负责了多个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该单位深入研究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与抗倒塌设计,同时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进行了技术优化。

7完成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本项目中主要聚焦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施工问题。该单位深入研究了装配式节点部位的施工难度和质量控制方法,特别是预制叠合板的吊装技术和灌浆套筒连接的施工工法。为了保障施工质量,该单位研发了一系列新型施工辅助设备,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验证和应用。

8完成单位:赣州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的贡献:赣州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在项目中主导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工艺研究。该单位针对预制装配式构件的特点,研发了一系列生产工具和设备,如叠合板运送平台和侧模脱模装置等,确保了构件生产的高效与质量。该单位借助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搭建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了生产工艺的高效与精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CP备案号:赣ICP备2021005352号
    江西省地质局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