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质局情况介绍

发布日期:2021-04-07 11:21

江西省地质局为省政府直属正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21年1月由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958年成立)、省核工业地质局(1959年成立)、省煤田地质局(1963年成立)、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1953年成立)整合组建。归口省自然资源厅管理,局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领导和管理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副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江西省地质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20个县处级事业单位。

一、主要职责

主要承担组织开展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职责,承担国家和省下达的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组织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调查、国土空间调查、测绘及地理信息工程等工作,开展国(境)外地质工作;承担核应急救援技术支持、核地质技术应用,负责华东地区放射性矿产地质管理和退役治理等工作;负责全局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管理局属单位;管理全局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二、队伍概况

全局共有职工3.88万人,其中在职1.61万人,离退休2.27万人。局设党组,下属党委32个、党总支27个、党支部640个,党员11404名。全局在职专业技术人员9322人,二级教授6人,正高级工程师179人,副高级工程师2079人,中级职称人员3969人。入选国家和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7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72人,获李四光奖5人。有国家和省部级功勋地质队9个。

三、主要贡献

——地质找矿贡献卓著。上世纪七十年代,探明会昌周田盐矿,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江西找到了大盐矿,这是一件大好事,应该宣扬”在江西共发现各类矿产193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153种,登记矿产地2201个,为江西赢得“世界钨都”“亚洲铜都”“中国铀都”“稀土王国”“有色金属之乡”美誉,铸就了江西资源大省地位,尤以钨、铜、铀、钽、稀土、金、银为代表的“七朵金花”最为突出。在赣南地区探明一批大型和特大型钨矿,确立了赣南“世界钨都”地位;近年来又探明九江大湖塘特大型钨矿和景德镇朱溪特大型钨矿,两次刷新世界最大钨矿记录。在赣东北、赣西北地区探明大型和超大型的德兴铜矿、铅山永平铜矿、九江武山铜矿和城门山铜矿、东乡枫林铜矿和铁砂街铜矿。探明铀矿床103个,其中特大型1个、大型6个,提交铀矿工业储量占全国探明总储量1/4,乐安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火山岩型铀矿田,宁都桃山铀矿田是全国最大花岗岩型铀矿田。探明宜春414特大型钽铌矿,使宜春获得“钽都”美称;探明上饶横峰松树岗特大型钽铌矿,为亚洲最大钽铌矿床。在国内首次发现并探明龙南足洞、寻乌河岭等大型中重稀土矿。探明亚洲最大银铅锌矿——贵溪冷水坑银铅锌矿、华南地区最大岩金矿田——德兴金山金矿田。查明200余处煤产地,提交煤炭储量20亿吨,占江西查明煤炭储量90%以上。探明特大型上饶广丰黑滑石矿、蒙山地区硅灰石矿。在江西多地探明丰富优质的地热资源,促进了宜春温汤、星子温泉、庐山西海、安福武功山等温泉旅游地产开发和石城“中国温泉之乡”评定,形成了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温泉产业链。组建后,与宜春市政府合作,实施含锂瓷石矿整装勘查“大会战”,累计探明伴生氧化锂资源量超1000万吨,位列全国第一,吸引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上市企业落户,成果获《人民日报》宣传报道,总结为“需求导向、局地合作、整装勘查、科技攻关、快速突破、多方共赢”的找矿“江西模式”“宜春速度”。实施石城楂山里萤石矿勘探项目,累计探明资源量608万吨,刷新江西最大萤石矿资源量纪录。

——地质服务成效显著。围绕我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了一批重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项目。制定江西省九大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开展全省地下水应急水源地调查评价。完成全省1/5万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承担全省绝大部分地灾防治项目。完成全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为庐山、三清山、龙虎山和龟峰等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作出重要贡献,受到江西省政府表彰。在江西省发现大面积的富硒、富锗、富锌等特色土壤资源和天然富硒、富锗、富锌农产品,支持丰城市打造“中国生态硒谷”,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重大建设成绩突出。参与一批影响广、规模大、难度高的地基基础施工和铁路桥梁隧道工程项目建设,如首都国际机场、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等。积极参与我省地下空间开发,承担南昌地铁1-4号线多个标段的工程勘察。参与完成全国国土调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生态环境调查监测和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农村房地一体化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研发等项目。5个项目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55个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工程奖。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现有10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6家高新技术企业。设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39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重大发明创造1项,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6项。拥有专利291项,其中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238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参与制定标准64项,其中国家标准14项、地方(行业)标准46项、企业标准4项。拥有国家级工法7项、省级工法32项。

四、事业发展

确立了四六六三”总体思路:即坚持“政治引领、改革攻坚、创新驱动、实干兴局”工作要求,明确“矿产资源保障、生态文明支撑、专业综合服务”三大定位,树立“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三个理念,聚焦“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三条主线,突出“制度创新、结构优化、能力提升”三项重点,打造“过得硬的地质队伍、叫得响的地质品牌、立得住的地质精神”三根支柱,实现“政治生态好、综合实力强、幸福指数高”三重愿景;构建“地质矿产、生态文明、工程建设、地理信息、工业智造、商贸综合”六大业务板块和“公益地质、国际合作、资本运营”三大发展平台。

——地质矿产。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战略性矿产、新兴能源矿产、特色非金属矿产和清洁能源矿产为重点,走“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全局现有各类探矿权470宗,其中境内探矿权452宗、境外探矿权18宗;采矿权36宗(含境外采矿权6宗),其中金属矿采矿权24宗、非金属矿采矿权9宗、能源矿产2宗、水气矿产1宗。

——生态文明。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及绿色矿山建设、水土污染检测和修复、绿色清洁能源勘查、旅游地质资源调查、农业地质调查等工作。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承担了江西省地下水应急水源地调查评价。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地质公园申报、地质遗迹保护等工作。

——工程建设。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和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2个、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14个,各类专业资质90余个;工程勘察甲级资质21个,其中综合甲级资质3个。拥有一级注册建造师588人、注册造价师65人、注册岩土工程师146人。

——地理信息。拥有测绘甲级资质22个,业务范围包括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工程测量、海洋测绘、地图编制和国土规划等。拥有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高精度航空摄影系统、地下管线探测系统、遥感图像分析处理系统、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等现代化高科技设备,具有“海、陆、空、地下”四位一体的数据采集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

——工业智造。拥有晶安高科、新瑞丰、丹霞生物和兴中新材料公司四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商贸综合。在非洲等地开展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拥有“山水”“锦都”服务品牌,涉足房地产业务。

五、党的建设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做到“五个强化”: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正确用人导向,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重点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现有全国文明单位4个、省级文明单位13个、省直文明单位26个、市级文明单位19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1 名、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3名,获省部级以上劳模荣誉称号者109人。连续22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11年被评为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优秀单位。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全局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始终牢记地质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弘扬“忠诚、奉献、坚韧、卓越”的江西地质精神,锐意进取、担当实干,奋力推进江西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矿产资源保障和地质技术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